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0|回复: 1

经方文艺,南京之行随感录

[复制链接]

14

主题

514

积分

4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14
发表于 2015-1-2 23: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aragraph]  南京之行随想录: 浙中大地的冬夜,十点后的车厢里旅人们已进入梦乡。朦胧中找到自己的床位,摊开被子和衣而卧却不能安静下来。索性起来拉开窗帘,就走廊边端坐着,听着有节奏的铁轮撞击声。列车在黑暗中,把许多仍然灯火点点的城市远远地向后拋去,急速地不动声色去追逐那真正的黎明……
接下先辈赖以生存的技能,背着“祖传”的招牌,混混沌沌地走过漫漫长夜,遵循着父母“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的家训,在乡间,居然也找到了一条通向有饭吃的泥泞小路。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骤雨中也居然有一把破傘撑着,並讨回了一点做人的尊严,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我在黑夜中的列车窗边发出了个谁也没有听到的窃笑。我不会向后辈说为什么,因为听得懂的人已经稀少,就像寒夜中天上的星星,因为黎明已经不远,它们也将渐渐消退。所以我不但不责怪他们,反而为他们的今天而感到无比的高兴。我高兴的是,他们座上了时代的幸运快车。这不,女儿与我同车北上南京,她在呼呼大睡呢。        随着奔驰的列车,思绪也穿越历史的纵深。八十年代,著名诗人顾城有一首名为“一代人”的诗,只有十八个字:“黑亱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道出了历经十年浩劫青年悲愤的心情,以它深刻的哲理被铭刻在中国近代诗史的丰碑上,流传千古。是啊,如果用它来描述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进程也是非常锲合的。这种斗争是一个漫漫长夜,因为人类认知的缺失,断送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时至今日,这样的悲剧仍在上演。人类号称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灵长,其实有时还不如动物。医学在发展,寿命在增长,但仍然有大量的人类,在认为先进的理念中死去而不自觉。为什么人类不反思一下,“黑色的眼睛”为什么不“用它来寻找光明”?因为,在人类中总是有那么一小撮败类,用黑色的眼睛在找寻黑暗!记得早年在河北某地因化工产品泄漏使人中毒,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经方大家刘渡舟用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方证对应运用的经典实例),抢救了多少工人同胞的生命。试想,那用大铁锅,在熊熊大火煎熬下的救命汤,那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此时此刻,请问方舟子之流,你敢上前去掀翻大锅吗?你敢?!你还是人吗?败类!
      在中国,这样的悲剧还在上演。西方医学的发展是人类科学进步的结晶,在历经像放血之类的落后医疗实践之后,痛定思痛,汲取现代各项科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才有今天的成就。与无数菌毒的斗争,西医研制了大量的武器,但大都经战不久就败下阵来。除了年平均每人八瓶吊针让洋人耻笑外,君不见抗药性年年增加,西药淘汰频繁发生?君不见如今我们的河水中也流淌着超标的抗生素?认定华山一条路是国人的悲哀。中华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在二千年前创立的中医药学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它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的优势是面对天然复杂的中药结构成份菌毒们已无法识别对象,更因为我们強大的认“证”手段,淮确地识别你的变化与伪装,並创造了有千变万化的“方”来对付,使菌毒们无所对应而败下阵来。对人体健康威胁的各种内部失调和功能衰退,放在大自然与小自然的宏观调控之框架内思考,应顺自然的规则而上下求索。这种思路,是何等的科学!可惜有些人却视而不见,即便有像二零零三年治疗sars这样突出功效的临战事实,也仍然不让中医插手类似疾病的治疗,以保护亱郎自大的尊严。更有甚者为争夺医疗市场置人类生命于不顾,竟收买叛徒起而攻之!
     列车穿行在华北大地,窗外田地上的白霜愈来愈清晰,鱼肚色的东方天幕下,山峦平川徐徐展开,大地苏醒了。                                                                                                                                                                                                                                                                                               二 零一四年十二月五日上午九时许,我们已进入南京市区。夜晚未能好好休息,但仍兴致勃勃地走出火车站。南京,我们又来了!
南京,一个充满历史悲剧的六朝古都。孙中山先生在此未园辛亥革命之梦,在此只当了四个月大总统。蔣介石建都南京,亦败走台北。燕子叽胜景地不但曾是日冦的屠宰场,还流传着陶行知先生立木碑劝人不要自杀的故事。莫愁湖,是梁武帝摧残民女悲剧的终结处,而十里秦淮河又有多少青楼艳妓的悲伤故事!更有抗战十年南京大屠杀的民族仇恨!可叹十五万大军对付不了五万日军,当我看到电影里国民党俘虏抱着脑袋在走上活埋的道路,真是一群待宰的羊羔,民族的耻辱。那情景至今仍略略在目,揪心的惨痛总是挥之不去……
从火车站内直接钻进地铁,立刻就流入人的旋涡。挤啊挤地鱼贯而入,两只脚经过一阵游移摸索,终于找到一个空隙站立。隨着上下车人潮的湧动,上身不由自主地左摇右摆。终于到了转二路地铁的新街口站。人群突然倒向门口,也斜着上半身不知咋地就被“吐”了出来。长长地透了口气,再次像潜水般钻进车箱。幸亏车上的人愈来愈少,快到仙林终点站时地铁竟然来到地面。如梦初醒,啊,冬日的郊外暖融融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分外赏心悦目。后来同行告诉我们,返回家时要坐公交又快又爽。不过傻冒让我们乡下人品尝了一次大城市里挤地铁的味道,这也是享受快乐並痛苦着的难得机会呀!

   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门,远远就可看见张仲景的黑色铜像。干瘦而黑的面厐分明是柴胡体质。那样子是在忧国忧民吧。看他自序中描绘的东汉未年医疗和医德的情形,怎不令他老人家忧心忡忡?后代人都尊称他为医圣,但万万没有想到他曾被边缘化到可有可无的“选修”!他能不感到忧愁吗?我边想边走来到杏苑宾馆。
    有幸与来自山西岳飞故乡的张庆军医师同室,放下行李有人来找他看病。我从傍看他诊治,是有他一套与众不同的诊法,但绝对源于仲景。据李小荣医师说他原本要来观摩张医师诊治的,因临时有事未来,所以晚上交流时第一个被点名上台介绍经验的就是他。我说,张医师你的普通话好纯正呀,他说是走南闯北练就的。他这次是从江西学脉诊过来取经的。女儿的同室是广东湛江过来的,家中开西医诊所,但她父亲决计转型搞中医,让女儿云游四方拜师访友学经方。开会时桌上架着摄像机,回去做成录像供长期学习用。其认真专一令人感动。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不少人是西学中。有一批是来自个体医,很多是黄煌经方沙龙上的资深网友。还有来自大洋陂岸古巴和委内瑞拉的中医同行。
     五号晚上的交流至十时后结束。共有八位同仁交流学习运用经方心得体会,这些平易近人的交流气氛非常好。有什么说什么,有问必答,实话实说,俨然是个经方大家庭。黄煌老师笑微微慈祥地作些傍白、指点,听到有些妙论不时鼓掌称赞。
     这次会议与以往的研讨会不同,一般来说那是以纵向授课学习为主,而本次是横向的以交流经验为主。还有一个亮点,今年是黄煌经方沙龙网站建立十周年纪念,是春播秋收的季节。不少人是通过经方沙龙走上经方之路的,如今在此展示他们的收获,可嘉可贺。六日的开幕式大屏幕上展示了黄煌老师当年为经方沙龙设计的蓝图原稿。如今黄老师的经方梦一步步走进现实,並显示了她強大的生命力。网络是走上经方大众化的重要渠道,黄老师再三強调说,还方于民,藏方于民。                                                                                                                                                                                     黄老师还着重指出,我们的制药业未跟进,后台空虚。这么好的经方,如大柴胡成药怎么就没人生产?我想,还有一个问题,我国的中药免煎剂价格下不来,据说是产品标准定不下来,许多老板背着几亿在门前等着投资,那扇门就是不开。二十多年了,还是不能开放市场,(实质是压制竞争)。有这样的可能吗?日本台湾都能把标准定下,中医药源头国却定不下来,真是咄咄怪事,层出不穷。这么广阔的市场拱手让给别人也不心痛。大国崛起,国宝中医药却这个样子,应该引起顶层设计者的重视了。想起那年一个文件下来,大部分医院诊所有特色制剂成为非法。我想,那时,国内外的西药公司老板和海外的中药制剂生产者是举杯相庆开怀大笑了。我们只能苦笑。现在,经过力争情况有所好转,但我们的同仁还是在外面找寻经方制剂打擦边球以解燃眉之急。黄老师的发言切中要害。                                                                                                                                                        饮片的质量和煎煮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从大趋势看,经方(包括时方)免煎制剂的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也只有这样,才能与西药抗衡。也只有这样,经方大众化,才能深入人心。君不见如今小柴胡颗粒与三黄片风靡大江南北?又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西医不论门诊和住院都在用。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应当与时俱进。我们的经方团队消费就可以托起一个企业,可以搞个总经销。会议上只有介绍饮片业务的,也可 邀请生产免煎老总来共同商讨,交流情况。   
      会议气氛非常热烈,议程安排紧凑效力甚高。黄老师的讲授“方-病-人”並配有大量图片,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难忘,是引领经方学子的指南针。来自邯郸的经方爱好者,钢铁工人老师傅说起学经方的心得体会,人长得也像马季,说得也真挚朴实又幽默风趣,笑声不断,感人至深。关于会议情况网上已有详尽的介绍。浙江转播经方力量较其他地区为薄弱,但本次有四人上台介绍经验。金华市中医院郑鸿飞老乡用经方治疗眼科疑难证,以方证对应运用炙甘草汤、大柴胡汤等经方取得良好疗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说明浙江也在前进,会上不是说以后将有宁波学习经方团队来参加会议吗,拭目以待。
   正像网中说的本次会议以东北鹤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忱医师的发言最震撼人心了。李医师战斗在急症第一线,于西医有娴熟的治疗经验,跟黄老师学经方时间不算长,就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效果,足见方证的威力!讲台上,当李医师说到病人经西医抢救无效已濒临绝境时,她的右手用力一挥,大声说:“我的机会来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脱手而出,真是扬眉剑出鞘,救生灵于倾刻!这一声呼叫令人悲喜交集,感慨万千。是啊,李医师兴奋的是幸庆机遇难得,虽然来迟了,但仍可力挽狂涛。你想一想,这背后又有多少令人深思的潜台词啊……你懂得。向李医师致敬!谢谢你为经方争光。
   每次经方会议或沙龙上总是可以接触到一些业余的经方高手和爱好者。他们没中医学历也非家传,凭一腔热诚和深信经方的博大精深,一往深情锲而不舍。更有目睹神奇的疗效和切身感受而立志学经方。每次会议我都会看见质朴内敛深沉的温兴韬院长身边有一位敦厚的年青人相随。后来了解到他是一位警官,因顽固的高血压病经温院长妙手回春后,决计把业余时间贡献给经方,拜温院长为师。现在杨林柏警官医术了得。这次会上他向大家介绍了临床经验,同时还说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拿到了行医“通行证”。大家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上海中药医杂志》社编辑,衣着朴素的张旭珍女士在会上向大家征稿后说了几则经方与她有缘的往事。儿子喘咳在西药无效情况下千里迢迢从沪赶到南京找黄老师诊治,一帖经方热退平安。她如数家珍说到小柴胡汤、苓桂甘姜汤、柴桂汤,我惊叹她怎么这样熟悉经方。还说她爸脑梗后遗症,李小荣医师在沪给予真武汤加味治后好转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在张女士洋溢着快乐感恩的情感下叙述的,朴实的如同与隔壁邻居拉家常。经方的魅力倾倒了一位女编辑!
   除了会议上的收获,每个人还有私下的“羸利”。你想啊,天南地北,高手云集,探路问道,如蜂釆蜜。子夜后的杏苑宾馆大楼窗户内仍然灯火通明。餐厅,路上,走廊都是课堂,只要你虚怀若谷,都会有丰硕的收获。这是每一次经方会议都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六号的聚餐,黄师母过来向大家敬酒。这几天她马前案后为会议服务。大家举杯敬祝她万事如意,晋官升级(今年有了儿媳妇)。也为黄老师有这样的贤内助而感到事业一定发达兴旺!
再见了!南京。列车在飞驰,黑夜在退却。 黑色的眼睛在找寻光明,黎明的晨曦在东方升起。                                                                                             2015年元旦                                                                                                                                                         




上一篇:南京之行随想录
下一篇:祝恩师生日快乐!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5-1-3 08: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学习经方,研究伤寒是我们每位经方人的责任。践行渐真,一以贯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22:43 , Processed in 0.20635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