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79|回复: 34

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复制链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09-4-5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白剑峰
2009年04月0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医从业人数约550万人,而中医只有40万人左右,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医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中医高等院校是中医人才的摇篮。然而,即便是在这里,中医教育也面临着西医化的命运。学生1/3时间学西医,1/3时间学外语,1/3时间学中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沦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很多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却很差,有的读不懂《黄帝内经》、《伤寒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更可怕的是,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很多中医研究生不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的模式,研究细胞和分子,做大量的动物实验。说是“中西医并重”,实际上是“重西轻中”。结果,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名为中医,实为西医。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话虽偏激,却不无道理。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数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很多医术精湛的名家。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教育的一大特色。然而,到了今天,很多师承制培养的中医虽然水平很高,但由于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算是“江湖郎中”,靠偷偷行医维生。他们沿袭家族传承模式,一些“绝招”往往不愿公开,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验方因此失传。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还与中医院不景气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院生存艰难。由于中医药收费低廉,体现不了中医的技术含量,大量中医院不得不弃“中”姓“西”,诊断治疗几乎与西医院没有差异。例如,对于闭合性骨折病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不仅痛苦小、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很多中医院为了多赚钱,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正骨手法,改用创伤大、费用高的西医手术治疗。而针灸、按摩等传统中医项目,其收费更是低廉,甚至连成本也无法弥补。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中医辛苦一生,却家徒四壁;而西医不仅社会地位高,且收入可观。面对如此反差,年轻一代自然不愿坚守中医了。
  在中国医学体系中,中医和西医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有人断言:如果中医不能薪火相传,随着老一代中医纷纷故去,中国将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中医故乡”,甚至连中医人才也要从日本、韩国引进。倘真如此,我们将愧对祖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代的扁鹊华佗早已远逝,下一代的扁鹊华佗又在哪里?思古观今,谁又能不为中医的命运忧心忡忡呢?




上一篇:q请教
下一篇:老牌医学助考--医考无忧专业助考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4-5 1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6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4-5 13: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4-5 14: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2171

积分

56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171
QQ
发表于 2009-4-5 14: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李小荣于2009-04-05 12:55发表的 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
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白剑峰
2009年04月0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由于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算是“江湖郎中”,靠偷偷行医维生
  .......
[s: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44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4
发表于 2009-4-5 14: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中国应该应有自己的传统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09-4-5 15: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有生存的土壤。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积分

74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7
发表于 2009-4-5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实在,苦苦干了四十年,患者天天围着你,不如不会看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9-4-5 1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我在办公室也看到了《人民日报》这篇文章,这是一个有关中医教育的专版。我剪下了这篇短文,因为高兴,因为惊奇。高兴的是中医教育问题党报关注了,惊奇的是党报居然也关心中医教育!说到当今中医的困境,是让人伤心的,也是无奈的。总感到这是个大病,非下大方不可!党报关心,这是个动向,说明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有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47

积分

29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披着羊皮的羊

Rank: 3Rank: 3

积分
747
QQ
发表于 2009-4-5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中医是快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重视的话,但怎样重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要有具体的方案各位也可以提一提. [s:98]  [s:98]
大雷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开源节流

Rank: 2

积分
420
发表于 2009-4-6 1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s:98]  [s: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23

积分

87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Rank: 2

积分
323
QQ
发表于 2009-4-6 1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华,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4519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药医不死病 佛度有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19
QQ
发表于 2009-4-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做个好中医,可哪里有我的路,不知道坚持理想是不是个错误。迷茫还是迷茫!中医的周期太长,而起步又如此艰难,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房子车子老婆,你不抓紧时间连个老婆都会娶不起的。中医的慢周期要到40岁才有有钱去老婆,车子房子别想了。但我还是很喜爱中医。
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52

积分

50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52
发表于 2009-4-9 1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就像,就像乡村老家贫穷而衣衫褴褛的老妈妈,却孕育了你,抚养了你,整个中华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1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1
发表于 2009-4-10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国家领导能够看到、关注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4-10 16: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学生, 我认为说的很客观。。
为国医之崛起而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13 0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去科学院交材料和史老师聊天,史老师说啊,“都在说中医后继乏人,其实我看大可不必担心,我们这儿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中医怎么可能没人?”咋听吃了一惊,仔细回味了一下,是啊,黄老师史老师熏陶培养了这么多“编内”和“编外”(中医药报黄老师专版原话)的好苗子,怎么可能后继乏人?
怀念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9-4-15 1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绝对不会绝种,经方派也不会断流。中国的民间,优秀的中医很多,经方的高手也很多。我们的管理高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医相关媒体,是否能眼光向下?是否能够不以文凭论中医,不以职称用中医,不以资历年龄看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4459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城里娃脑决定悬壶济世

Rank: 5Rank: 5

积分
4459
发表于 2009-4-15 11: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gaogefei于2009-04-08 15:16发表的  :
我想做个好中医,可哪里有我的路,不知道坚持理想是不是个错误。迷茫还是迷茫!中医的周期太长,而起步又如此艰难,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房子车子老婆,你不抓紧时间连个老婆都会娶不起的。中医的慢周期要到40岁才有有钱去老婆,车子房子别想了。但我还是很喜爱中医。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理想与现实并不矛盾。就看你会不会用经方思路治人生之病![s:134]
学术至上,理直气壮; 自成一家,笑骂由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1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1
发表于 2009-4-15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黄煌于2009-04-15 10:08发表的  :
中医绝对不会绝种,经方派也不会断流。中国的民间,优秀的中医很多,经方的高手也很多。我们的管理高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医相关媒体,是否能眼光向下?是否能够不以文凭论中医,不以职称用中医,不以资历年龄看中医?
黄教授讲的真实、中肯,中医当政者目前就要以“英雄不问出处”的态度去制定政策,思考问题,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动局面。如此,中医庶几免于凋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09-4-18 1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教育还是返回民间比较好,师带徒
悬壶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1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陈红根

Rank: 3Rank: 3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9-4-19 17: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搞中医要比从事西医辛苦得多,要花大量的心血,到头来水平是提高了,但还是家徒四壁。上次有个小孩大便出血,在儿童医院看病花了1万多没看好,结果到省中医院花几十块钱中药吃好了。西医看病主要是要经济效益,而中医只能获得社会效益。这种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杏海一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19 2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本身就是个超前的医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3 15: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崛起。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就是儒釋道文化。现在中国中医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最近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梁东的“中国文化太美”“中国中医太美”非常好,很多中医大夫讲得很好,像徐文兵,倪海夏,萧宏慈都是现代中医生,他们了解西医了解西医的毛病,提倡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观点。我觉得中医必然会回来。
作为普通百姓现在要找到好中医确实很难,只能自己学习基本中医知识,预防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4519

积分

2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药医不死病 佛度有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19
QQ
发表于 2010-1-3 15: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梁东的这个节目给毙了,是真的吗?
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646

积分

2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46
QQ
发表于 2010-1-3 1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所在的省级中医院遍地都是自己都不信中医、不用中药的中医师。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思路,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学、用经方是我的兴趣爱好,更是我这个人生阶段的不悔选择。利用好自己的平台,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下尽量地增长技艺才干,尽量地为病人解决病痛。除此之外,面对中医在西方医学面前的尴尬处境,我拿什么拯救你,古老的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5

积分

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0-1-27 16: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难说。首先,国家应该重视,成立“中医部”而不能被西医所统。其次,运用文化媒介大力宣传国粹中医。从小学课本到大学专业、从电视到广播都要大力传播才行;另外,中医所秉承的不仅仅是医术它还是儒家的“伦”、佛家的“见性”、道家的“命”是西医所无法来相提并论的。就如同秀才碰到兵有理可说不清。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果国家重视不够,不出台有力的政策来扶持仅凭少数热爱中医的人士来抗争是太艰难。

    我也搞不懂:人代会开了多少届了怎么就无法将“中医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非得等到全让外国人把我们的国粹剽窃注册走才能醒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悬壶济世 妙手回春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8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论坛里大家对中医的坚持,对中医就更有信心了。下一代中医就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10 10: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医确切的效果征服患者,告诉他,是中医治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2-16 2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99

积分

12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99
发表于 2010-3-31 16: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答:在求真务实的人当中! [s:1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限制会员

积分
-32
发表于 2010-5-8 1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在职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47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847
发表于 2010-5-8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这个优秀的传统如果丢失真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47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847
发表于 2010-5-8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挖掘出更好的民间高手,有关部门可以搞一些高手擂台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23

积分

15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23
发表于 2010-5-8 14: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很喜欢中医,虽仲景云“驰竟浮华,竞逐荣势”“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但现代的中国毕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而西医相对于中医更为适应于以经济发展,如果中医盛行,疗效好,价格低,医院收入必将下降,而且不知有多少药厂要关门,不利经济增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6 09:18 , Processed in 0.25153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