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658|回复: 3

[诗词] 近体诗入门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2986

积分

73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6
发表于 2012-4-5 21: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体诗入门  
                                                                                                  马云骧      
     近体诗,是从古体诗中产生、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格律诗。它的定型与成熟,都是在唐代,当时的人称之为近体,或今体,是与古体(《诗经》、楚辞、乐府、古风等)相对而言的。名称沿用至今。这种文学形式,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喜欢它的人很多。然而,由于格律太严,规矩太多,想学的人,往往望而却步。
其实,规矩虽多,毕竟有边;格律虽严,毕竟有底。只要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加上兴趣,认真下点功夫,就不难掌握。当然,这是仅就形式而言。要想写出既符合格律要求,又生动感人的好诗,却很不容易。所谓“诗如其人”,就是说,诗写得如何,同性情、学养、才智、阅历、灵感,等等,都有关系。古人云:“工夫在诗外。”那就没边没底了。
近体诗就是指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五言律诗)、七律(七言律诗),每首8句。单数叫出句,双数叫对句。两句为一联,共4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每句5字,每首40字;七律,每句7字,每首56字。另有排律,可以增加联数。绝句分五绝、七绝,就体制而言,正好是律诗的一半。这是字数、句数的规矩,一看便知。
然而,也有一些句数、字数与之完全相同的诗,却不是近体,而是古体。这就须要从平仄、用韵、黏对和对仗几方面,加以鉴别。
先说平仄。汉字读音划分为4种声调:古音是平(上平声、下平声)、上(shƒng赏)、去、入。今音是阴、阳、上、去,没有入声。在4声中,平(包括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去、入是仄声。4声是汉语独特的语音现象。平声较为昂扬,仄声较为压抑,平仄交替,更具节奏感。所以,近体诗的句子,必须按要求平仄相间。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尤其是五律的第2、4字,七律的第2、4、6字,位于格律的节奏点,不能含糊。而第1、3、5字,相对而言,较为灵活。有所谓“1、3、5不论,2、4、6分明”之说,大致不错。可有时又非论不可。例如,五律“平平仄仄平”句中第1字和七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第3字,就不能随便用仄声,否则就犯了律诗大忌:孤平。此外,句末如果连用3个平声字,叫做三平尾(或三平调),也是律诗不允许的。另外,有一种公认的变格——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可供选择。
有时,某个诗句会由于某个词语无法更换而平仄不调,违背了平仄相间的规则,这样的句子叫做拗句。拗句往往还可以补救,叫做拗救。但这是进一层的问题,暂且不说了。
再说用韵,即押韵。汉字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用韵就是指绝句的2、4句和律诗的2、4、6、8句末一字,必须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协调音律,使之和谐好听。无论古体或今体,都要求押韵。只是古体较宽,而今体极严。所谓“严”,就是韵脚必须用韵书中同一韵目中的字,否则叫做出韵,就违律了。
关于韵书,旧韵通常是指“平水韵”,按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把同韵的字分类编排,作为用韵依据。由于分类琐细,较难掌握。至于新韵,眼下已有许多版本,但都是以现代汉语,即普通话读音为依据,来定平仄,分韵部。因此,对初学者来说,容易得多。如果有人还是想学习掌握旧韵,当然可以。况且,如果完全不懂旧韵,读古代诗词也有一定障碍。要强调的是:新旧韵在一首诗中,不可混用;用来押韵的字,不能重复。
近体诗大都押平韵,押仄韵的较少。
还要说黏和对。“黏”(ni‚n年),眼下多用“粘”(不读zhn沾),是指两联之间节奏点平仄相同,即相黏,否则叫“失黏”,就违律了。“对”,这里是指一联(两句)之间平仄声相反,即相互对立。否则叫“失对”,也不行。这种对立,属于语音范畴,与词义无关。
最后说对仗。对仗,《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这种对偶句,单看就是对联。律诗中间(颔、颈)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则不拘。
以上几个方面,是写作近体诗的基本规则,必须遵守。
总起来说,近体诗,无论五绝、七绝,或五律、七律,都有4种基本格式:⒈平起首句入韵,⒉平起首句不入韵,⒊仄起首句入韵,⒋仄起首句不入韵。所谓平起仄起,是看首句第2字是平声还是仄声,是平声就叫平起,反之叫仄起。下面就以白居易1首七律《钱唐湖春行》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 - + |  |  -  -   
                   孤山寺北贾亭西,                  
第1联(首联)对< + |  -  - + |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  -  |  |  }粘               
                    几处早莺争暖树,                    
第2联(颔联)对< + -  + | |  -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粘
+ - + |  -  - |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3联(颈联)对< + | -  -  |  |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粘
+ | +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                  
第4联(尾联)对< +  - + |  |  -  -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一个平起首句入韵的例子。上面的符号:— 代平,| 代仄,+ 可平可仄。由此可见,在严格的格律中,也还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例诗既可说明前面介绍的规则,还可看出:1、如果是平起,肯定是平收。2、如果把首联的平仄移做尾联,颔联递升为首联,就变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了。3、如果是仄起,肯定是仄收。4、七律是7字句,如从每句句首各减去两个字,即成五律的格式,其平起、仄起的变化规则,和七律完全相同。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   |   |   -   -   
戍 鼓 断 人 行 ,
第1联(首联)对< -   -   |   |   -                              
秋 边 一 雁 声。
              }粘
+  -   -   |   |   
露 从 今 夜 白,
第2联(颔联)对< +  |   |   -  -                     
月 是 故 乡 明。
               }粘
+  |   -   -   |   
有 弟 皆 分 散,
        第3联(颈联)对<
-   -   |   |  -   
无 家 问 死 生。
               }粘
  +   -   -   |   |     
寄 书 长 不 达,
第4联(尾联)对<  +  |   |   -   -                              
况 乃 未 休 兵。
了解了律诗,也就基本了解了绝句。绝句,就格律而言,“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汉语大词典》)。现以七绝为例,可以看出,其截取方式有:
1、截取首、尾两联,这种格式最为普遍,举例从略。
2、截取中间两联,例如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车马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截取首、颔两联,例如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截取颈、尾两联,例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4种格式,和律诗完全一致。还有一种绝句,两联之间却不黏。例如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唐诗三百首》把这首诗划归《乐府》(古体),而韦应物《滁州西涧》,还是放在《七言绝句》栏目中的。请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五绝也有不黏的,例如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像这种两联不黏的绝句,似可看做,是从律诗中隔联截取的。虽然古已有之,但当代诗坛,罕用此格。不知何故。
既然七言绝句的格式是从七言律诗中截取的,同理,五言绝句的格式,就来自五言律诗。仅举一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还须说明一点:上述七绝、五绝,属于律绝,产生在律诗之后。还有些只讲押韵不讲格律的绝句(多为五言,七言比较少见),称为古绝,例如李白《静夜思》,崔颢《长干行》等。既然是古绝,就不属于近体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流芳千古
下一篇:小松    ——录诗一首赠xiaozheng

215

主题

9731

积分

5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731
发表于 2012-4-6 1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4-24 2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菜了。。。
从时方转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9-11-12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哉妙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20:49 , Processed in 0.07529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