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838|回复: 20

[其他] 荆芥药证的名实字眼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4807

积分

228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Rank: 5Rank: 5

积分
4807
QQ
发表于 2013-6-19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医海一粟 于 2021-4-28 06:28 编辑

       荆芥是味寻常药,笔者用了二十多年方觉顺心称手,真应了裘沛然老先生的话‘一药之用,掌握非易’。
       初行医时,因学温病多一些,先入为见,对荆芥本无好感,加之临床后治疗风痰咳嗽运用止嗽散,明明觉得是其适用证,可药后反见咳嗽加剧;明明就是喉科六味汤证,药后咽痛不轻反重;明明就是个银翘散证,用后热势不减反升···此类种种,令人异常质疑闷混,但前辈们皆言之凿凿,绝非虚言可知。遍览药书,也不得其径而入。
       问,师笑而后道:“银翘散,如病人无恶寒发热症状同时见者,则去之···一切都在书中,学中医最大的秘密说来说去还是个基础问题···”余不复言。
       遂忆仙方活命饮中防风白芷之用,若荆防败毒散之用···此表里之辩,寒热之辩也。
       而后遇一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恶寒高热患者,抗菌三日不效,投以荆芥穗银翘一剂汗出热退。
       深思后,再用银翘散治温病初起诸症则有效,至此不疑荆芥之非。
       待阅黄绳武氏用药心得方知:荆防用治咳嗽不可量重,以六克为宜,否则咳嗽反重。回想当年急功近利,荆防用量上手则取二三十克,难免愤事。
       又阅郑景歧氏喉科用药经验,始知咽痛伴痰涎涌盛且粘如丝时方可用之。这时才知喉科六味汤的用法。
       这时对于荆芥祛风解表的功效,可谓赞赏有加。
       用其治疗麻疹风疹,机会甚少,但试用之过敏性紫癜适用证有效。
       却说治疮毒初起而有表证者,现代此病极少,笔者则借用明·翁仲仁《痘疹金镜录》中两味荆翘饮:荆芥穗10青连翘60治疗内吹乳痈初起局部红肿热痛,全身恶寒壮热者,发汗热退即解,常能一剂后块散痛失而愈,曾也甚为得意之笔。
       少年时练武压腿不得法,致右腿静脉稍有曲张,近年活动过度时局部则红肿热痛结聚有块,常用丹参加味治之有效。一次又发,服丹参剂三日后晨起手摸硬块已无,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从前所没有的速效,一般情况丹参剂七日后静脉结节方软。忽记昨日曾食一大盘油炒大叶荆芥菜,又忆郝现军大夫经验:···荆芥具有良好的软坚散结的作用,特别是治疗皮肤表层的硬结肿块时,在大量活血化瘀药中配用荆芥,可引药力走表以奏软坚散结之功···
       遂发陆游曾经之叹: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也悟一前辈言:解经须见病。
       有前辈曾教导说学医者要善于抠字眼,譬如说枳壳能宽肠理气,字眼即在‘宽肠’二字上,肠窄而能使宽也。至此才觉得什么叫名副其实。‘名实’二字是学医者首务,‘抠字眼’三字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途径。因为前人宝贵的经验以文字记述下来,所谓的精髓之处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埋藏在著述的字里行间流传至今,就如明珠染尘,待人慧眼发掘,重放光彩。
        就拿《中药学》荆芥来说,功效祛风解表,宣毒透疹,止血。
       一, 应用里解释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之恶寒发热,头痛目眩。选方证属风寒者如荆防汤;选方证属风热者如银翘散。而《方剂学》中银翘散临床运用要点里并无荆芥穗的运用要点,只是说:衄者,由热伤血络,祛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
       其实银翘散中退热的要妙就是荆芥穗的运用,到底什么时候用呢?就是主治中: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之时;怎么用?如散剂汤用意欲解表,自然是后下为妙了。
       二,解释宣毒:用于疮毒初起而有表证者,常与防风,银翘等同用,以消肿解毒。
       疮毒初起而有表证者就是皮肤局部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症状时的这类病症,就可以使用荆芥。延伸开来后就是不伴全身症状其实也可使用,只要皮肤局部有肿而非化脓的包块即可使用,就如浅表游走性静脉炎结块,结节性红斑(瓜缠藤),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颈痈)初起。
        这个荆芥应用中的字眼就是“祛风”,这是荆芥功效的基础,风性善行而数变,病变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疮疡初起以风为主,速急助火为虐,病变周围之作肿范围即护场是为风邪所致。急性跌打损伤,成孚民以荆芥麻黄车前子甘草发汗利尿,称有捷效。        
       如此种种,足可证明大剂量荆芥最善治疗的就是“体表之急肿”

       伤风之鼻塞流涕,是鼻腔之急肿;疮疡肿毒之初起,是皮肤局部之急肿;静脉或淋巴发炎是其本身之急肿;急性跌打损伤是身体肌肉骨骼之急肿;恶寒发热者,皮肤腠理之欲急肿也···
         至于小剂量运用,对于那种鼻塞,清涕量少,粘而透明患者,运用苍耳子散常易薄荷为荆芥加生麻黄效佳。慢性咽炎若喉中粘膜粉红,自觉有痰粘如丝者,选用半夏厚朴汤后常易苏叶为荆芥效果很好。喉痒咳嗽有痰者加荆芥;若鼻窍咽喉干燥而痒咳无涕痰者忌用荆芥,应选防风、薄荷、天花粉治之。
       或如止血之功,完带汤中用黑荆芥;又如止产后风痉之功,华佗愈风散等都是利用其祛风功效之一端,不常用,笔者不敢赘言。
       一孔之见,万望诸位师长斧正为要!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35 收起 理由
zhiban + 20 优秀文章,支持!
经方这道光 + 15 精彩!值得研究!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大黄困惑
下一篇:使用人参的一个小问题

17

主题

664

积分

53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4
发表于 2013-6-19 23: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许多,但好像还是没有明确荆芥的适应症。同为辛温祛风药,荆芥与桂枝的应用指证如何鉴别?
blog.sina.com.cn/guoyiben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71

积分

1384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师仲景方证 &

Rank: 3Rank: 3

积分
571
QQ
发表于 2013-6-19 2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表之急肿’精彩之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4237

积分

19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237
发表于 2013-6-19 23: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似乎未提荆芥这种很普通的中国原生植物
是不是一大疏漏呢?
方舟子曾经洋洋得意的说,说他现在的知识比古代的智者高明的多了。我只能说不能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人,就是另外一类白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98

积分

96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3-6-20 0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这个如此通用的中医概念,是最不能捉摸的,简直就是”病“的另一个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6-20 07: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临床验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4722

积分

4493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2
QQ
发表于 2013-6-20 0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我还记得河南之胡辣汤,烩面多陪荆芥。仲景先师为河南人为何没提荆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536

积分

329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36
QQ
发表于 2013-6-20 1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以表药风药,麻黄类理解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4807

积分

228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Rank: 5Rank: 5

积分
48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9: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本色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医海一粟 于 2021-4-28 06:29 编辑
本色:说了许多,但好像还是没有明确荆芥的适应症。同为辛温祛风药,荆芥与桂枝的应用指证如何鉴别? (2013-06-19 23:11)

这个好理解,如果把银翘散,止嗽散,喉科六味汤中荆芥改为桂枝的话,可乎?反过来说,桂枝汤,五苓散,桃核承气汤中桂枝改为荆芥行吗?今试述二药之异同如下
    荆芥和桂枝同为辛温祛风药,是其共性。然桂枝辛温之性虽强于荆芥,发汗走表之力却要弱于荆芥许多,疮毒初起荆芥可消,用桂枝者却闻所未闻;宫寒痛经,桂枝诚为良药,治以荆芥者稀矣!通经主以桂枝,而崩漏却主以荆芥也可;奔豚气主以桂枝,而世医未闻以荆芥者。
     总之,二药疗效差距大,真是不可同日而语,非荆防两药之可比也。馒头和米饭相比差距太大,馒头和包子相比差距才小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64

积分

53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4
发表于 2013-6-21 14: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回复。但是我仍不能明确荆芥证。我所理解的桂枝证有恶风,易汗,以及在此症状基础上长期形成的桂枝体质(如肤白,肤质细腻,湿润,),那么根据荆芥的性味功效(辛温发汗强于桂枝弱于麻黄)是否应该是少汗,介于麻黄的无汗和桂枝的有汗之间;体型中等或略胖,介于麻黄的胖壮和桂枝的瘦弱之间;肤色应该偏白略黄介于麻黄的黄暗与桂枝的肤白无光泽之间?至于病种的话很难鉴别,比如疮毒初期如有桂枝证即用桂枝汤,这在温兴韬的桂枝汤论述中已经提及;痛经的问题,我本人曾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过几例,疗效不错,其表现也是有腹寒畏寒的问题,同时有鼻炎咽炎颈背不适,少汗而舌红喜凉饮,但饮凉后加重痛经,这是表有风寒,内有郁热的问题,所以用荆芥方有效,这是比较常见的痛经类型;桂枝茯苓丸在金匮中的主病就是症瘕导致的胎漏,当然也可以治疗瘀血证的崩漏症;通经用荆芥也不少见,如傅青主女科中常用荆芥穗于四物汤中治疗月经不调。至于银翘散,止嗽散,喉科六味汤中只要有桂枝证存在就可以把荆芥改为桂枝或加桂枝,桂枝与双花连翘同用没有没有问题。
blog.sina.com.cn/guoyiben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4807

积分

228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Rank: 5Rank: 5

积分
480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真所谓善用桂枝者也!弟以为需用荆芥处,兄处以桂枝又何妨?临床总以愈疾为能事,不以何药名高低。如此看来医学之道,真是远非一途,兄用桂枝的经验,足已使弟蛙眼大开,真乃良师益友。
学好经方,造福桑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64

积分

53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4
发表于 2013-6-21 22: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医海一粟 的帖子

医海一粟:兄真所谓善用桂枝者也!弟以为需用荆芥处,兄处以桂枝又何妨?临床总以愈疾为能事,不以何药名高低。如此看来医学之道,真是远非一途,兄用桂枝的经验,足已使弟蛙眼大开,真乃良师益友 .. (2013-06-21 21:54)
您过讲了,我的方证药证只不过是学皇汉医学、学胡希恕、学黄煌老师而已。
多交流,多学习。[s:232]
blog.sina.com.cn/guoyibens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4615

积分

238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腌老黑豆的脚后跟。

Rank: 5Rank: 5

积分
4615
QQ
发表于 2013-7-27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17

积分

6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17
发表于 2013-7-30 1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请多发。学习了,也开了思路。实在是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4

积分

13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4
发表于 2013-9-4 23: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各位老师的高论!感谢分享各自经验!个人看法:桂枝与荆芥互换,需视方证·药证而定,不能轻率为之!温病用药,很多医生习用重剂,常有药过病所之失!我03年春,治一个4岁幼儿,咳嗽月余,中西医治疗皆无效,其外婆见我每日为多人义诊,遂求方----与桑菊饮原方,每药仅2g,1g不等,明日再见,病愈,数月未发!经方用药,虽毒药视其病重,药亦重剂,只要识证准确,即使重剂,亦有故无殒!03年夏,治一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致下肢瘫痪者,(中西医治疗无效,卧床在家),处川乌·草乌·附片皆100g,麻黄·细辛45g,桂枝100g,干姜100g,生姜200g------.第一次,病人是抬来就诊,服药两天后,自己拄杖来诊,原方减量再服,四天后,弃杖来诊,二方续服一剂,病愈,恢复工作,至今未发!个人经验, 望各位老师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65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5
发表于 2013-9-5 1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医海一粟 的帖子

医海一粟:这个好理解,如果把银翘散,止嗽散,喉科六味汤中荆芥改为桂枝的话,可乎?反过来说,桂枝汤,五苓散,桃核承气汤中桂枝改为荆芥行吗?今试述二药之异同如下
    荆芥和桂 .. (2013-06-21 09:39) 
雖然都是辛溫,桂枝走營分,通營,也就是說順血管、經脈、肌肉走向或平行於體表
的方向走,而麻黃或荊芥類走衛分,是垂直於體表方向朝外擴散。故桂枝可以配麻
黃,但絕對不能代替麻黃(荊芥也類似),這兩個東西的運動方向是正交的(即互相垂
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0

积分

382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00
发表于 2013-10-10 2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芥虽为风中之润剂,大量使用难免助火化燥,风热证宜少量用之,取其轻宣袪风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220

积分

442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20
发表于 2014-2-27 1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与荆芥的使用极度不同。绝不容混用,温病第一方为桂枝汤,即已广受责难,确有不妥。而温病真正有效的第一方应该为银翘散,观今人著作,无不引为首方,实际证明桂枝汤绝不是温病治疗之对证方。

桂枝之用在温里,故伤寒脉不起,人虚寒者用桂枝建中而后可用发表,陆渊雷先生说桂枝汤无速效之理,原因在此。桂枝汤不过为一补虚方而已。

荆芥则不同,其有解表之功惟不似麻黄之峻烈。故疮家忌麻黄汤发表而不忌荆芥之发表,是故楼主用荆芥治鼻炎、体表之疮等症,均有此义。日人用荆芥更专主于各类过敏性疾病,以其改善体质,即以过敏之病多似中医之风,此又一说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积分

2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6
发表于 2019-12-25 03:13:21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我治疗咽痒咳嗽喜欢用荆芥薄荷,咽喉干燥的加养阴润肺止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0-2-10 02: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正好遇到一个患者下肢软斑,借您的经验,加荆芥试验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20:18 , Processed in 0.28068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