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79|回复: 2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录音整理

[复制链接]

4

主题

38

积分

3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8
QQ
发表于 2008-10-2 0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录音整理   
33、心下痞证(1)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课,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脏结证没有讲完,我们说脏结证是内脏阳虚,阴寒内凝,正衰邪实的一种证候,脏结证还有一条  文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病人平素肋下有痞块,《伤寒论》里说所的这个痞,在许多情况下,它是指的一个自觉症状,就如我黑板上讲的,是指心下,也就是胃脘部自觉堵塞不通的;自觉胀满堵塞不通的一个自觉症状,但167条所说的痞,不是一个自觉症状,而是指的一个肿块,要注意呀,这个痞是肿块,这个“肋下素有痞”是指的什么呢?是指的肿大的肝脾,肿大的肝脏和脾脏,连在脐旁,我们在城里很难见到这种病,特别是在寄生虫病发生的地方,有时候,那个脾大到什么程度呢?脾不是在左侧吗,脾能大过脐中线,跑到脐中线的右侧来,巨大的肝脾肿大,所以这里所说的“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这就是那个巨大的肝脾肿大,这是病程日久,寒邪内凝,气血 壅结所造成的,脏结证嘛,病程日久,寒邪内凝,气血壅 结所造成的,“连在脐旁”,肿块连到脐旁,当病证发作的时候,这个肿块疼痛“痛引少腹”,就是肿块疼痛,一直连及到少腹部也痛,疼痛向少腹部放散,连结到少腹部疼痛,“入阴筋”,阴筋大家注解,是指外生殖器,所谓“入阴筋”是指的使阴筋挛缩,因为叫阴筋,所以这个证候也叫“缩阴证”。
    因这种病证,多见于男性,男性的睾丸,男性的阴筋,缩到腹部,这是由于腹部筋脉的剧烈痉挛,给牵引进去的,故叫“痛引少腹入阴筋”,使阴筋入,而男性的外生殖器呢,又叫阳具,所以有的书上又把它叫做“缩阳证”,缩阳证也罢,缩阴症也罢,都是指的使阴筋挛缩,“此名藏结。死”,这就是脏结,它的预后不良,这个证须是内脏阳衰,阴寒凝结,气血 壅 滞,气滞血瘀 ,最后寒邪很盛,使三阴经寒凝,痉挛、疼痛,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古代应当说这是一个,由肝脾巨大肿在的一个病证,病程晚期以后所出现的一种症状,血瘀,阴血枯竭,真阳衰微,经脉拘挛这些症状,所以它的预后是不良的,可是就是《伤》提到了“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今天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某些缩阳证,缩阴证之后,无论病人或家属,都惊惶失措,认为这东西一缩回去就没命了,我们前几年遇到好几例这种病人,然后,病人的家属和病人自己,都惊惶失措,可是,这些病呢,它都没有“胁下素有痞”他都是新得的病,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有的是下河捕鱼着凉,有的是房事过度之后又马上是游泳呀等等的着凉所造成的,引起一时的肌肉痉挛造成的这种证候,对这种证候,我们医生心里应当有底数,他还不是死证,我们遇到的这几例病人,用什么方法去救治呢?实际上点上三、四根艾条,一块点燃,然后让他的家属灸会阴穴,灸少腹部关元、气海穴,灸三四十分钟,慢慢地肌肉痉挛状缓解了,用药呢,就用一些助阳的,散寒的药,有的人舌苔很厚腻,加上一些化湿的药,脏结证,仲景汉有提出具体的治法,我刚才所说的大剂量的,就是多条艾条来灸,也不是指的脏结证,那是指单纯的缩阴证或叫缩阳证,那么对脏结证来说167条,这是一个巨大的肝脾或者肝脾肿瘤,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那么病一般是比较重的,所以仲景一条说难治,一条说不可攻,一条说死,可见脏结证是一种比较重的症候,脏结证放在这里,主要是和结胸证相鉴别,和心下痞证相鉴别的,脏结证我们就学完了。下面我们就谈痞证。
    痞证,也叫心下痞证,心下痞它是一个自觉症状,它是以心下胀满堵塞不通,心下痞是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一个自觉症状,如果一个证候,是以心下痞为主证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心下痞证,如果一个证候,它在它的病程中可能会见到心下痞,这个时候呢,我们就不把它叫做痞证,只不过这个心下痞,是在某一个证候中的病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兼证,所以这种证候,我们不把它叫做心下痞证,比方说我们在前面学过的,桂枝人参汤证,它是里虚寒的下利,又兼有表证的发热,仲景把它叫协热而利,由于脾虚寒的下利,它有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内凝,寒湿凝滞之后呢,使中焦气机不畅,可以兼见心下痞硬,我们没有把它归属于痞证的范畴,是因为那个心下痞硬,在桂枝人参汤证中,仅仅是可能出现的兼证,而不是它的主证,这个概念我们当清楚,我们在学太阳蓄水证的时候,提到过五苓散的适应证,五苓散证是外有表邪,内有蓄水,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下边有小便少,上边有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不解外排,下窍不利,水邪上逆,然后阻滞中焦气机,可能兼见心下痞,尽管后世有人把它叫做水痞,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把五苓散证,叫做心下痞证,原因就是诊断五苓散证,主要是小便不利,小便少,口渴、消渴、烦渴,渴人欲饮水而不是有心下痞我们才诊断五苓散证,所以,这个概念基本明确了,我们下面讲痞证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们必须是心下痞为主证的一组证候。
    先看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这个“濡”字,我在这里读“软字”字,为什么读“软”字,它实际上就是一个“软”字,……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它只是一个气机的 壅滞,它不是有形之邪的阻滞,所以它和结胸证不同,结胸证是一个心下痛,按之石硬在这里说按之自濡,只不过是气机的痞塞,气机的 壅滞罢了,这是讲心下痞的特征和结胸证相比较的,我们翻回来看它的成因,“脉浮而紧”,这是太阳伤寒,而“复下之”你反而用了下法,“紧反入里”是指邪气入里了,就形成了心下痞,我们现在再和131条相联系。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这个“阴,阳”怎么来解释,我们在前面那次课。131条按传统注家说法,病发于阳,是发于太阳,病发于阴,是发于太阳之外的里,里证有可下的,有不可下的,对里证不可下的证候,误下就可能造成心下痞证,我们当时也说了,和引用了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也有人把阴和阳解释成三阴三阳,太阳少阴,或伤寒中风,故对伤寒“阴、阳”确切含义的解释,纵说纷纭,莫一是从,
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是指的太阳伤寒表实证
131条“病发于阳”那就应当指的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证误下,热入就作结胸,“病发于阴”那就应当是指的太阳伤寒证误下就会造成心下痞,所以如果是说研究《伤寒论》研究它的文字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抠,以151条反证131条的那个“病发于阴,就是病发于伤寒,这是一种研究《伤寒》的纯作文字研究的一种方法,但在临床上没有必要这么做,你只要有这个证候,我们就用这个方子治疗,至于这个证候到底是病发于里误下而来的呢,还是病发于太阳伤寒误下而来的呢?关系都不大。我们人体,中焦这个区域我们把他叫做半上半下,人体心头的下交,肾水的上奉,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肺气的肃降,肝气的生发,都要通过中焦,故中焦这个部位是人体阴阳,气血、水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且中焦胃气对人体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有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这个作用,叫做胃气的翰旋作用,“斡旋”外交辞令中两国之间发生了什么贸易纠纷,常常会有另外一个国家的总统,在这两国都有威望的,在中协调,你别看中焦胃的降浊,脾的升清,它不单纯是对消化系统机解的一种影响,它对全身气机的升和降都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这就叫胃气的斡旋作用,好,首先我们明白了中焦是人体的一个枢机,是人体半上半下之枢纽,调节半上半下枢的主要是依赖胃气,别看胃气的降浊只是把饮食物让它通顺下行,实际上胃气降浊的这个功能对全身气的升降,都有调节和促进作用,你看那个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的人,手脚也冰凉了,全身脏腑机能也紊乱了,当胃气虚或受邪气的干扰,使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则气壅滞于中焦,而成心下痞,所以心上痞是这么形成的,尽管病人感到胃脘部堵塞、胀满不通,医生要用手按压它的上腹部的话,然是柔软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仅仅是气的壅滞,而没有有形之邪的阻滞,所以《伤》151条“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下面我们就看心下痞的具体的分类和证治
第1个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有心下痞硬,有心下痞满这样的一个自觉症状,医生自然要用触诊方法,按压他的腹部,一按,按之是柔软的,这显就是气机的壅滞,形成它的病机“其脉关上浮”,关脉是候中焦的,这个“浮”,没有恶寒,没有发热,没有头颈强痛,所以它不是主表而是主热,这种主热的浮脉,我们已经说过多次了,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是因为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血管扩张造成的,这又是浮脉的主热,我们第几次遇到也?小陷胸汤证,脉浮滑,现在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关上浮”寸、尺脉都不浮,提示热在中焦,这是无形邪热,留扰中焦,无形邪热,留扰上焦的,是虚烦证,中焦心下痞,后世送家把它叫做“热痞”,这纯粹是由于邪气干扰所造成的,治疗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为什么叫泻心汤?《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所以这个泻不是指的通大便,“ …”气机壅滞在中焦,中焦胀满的,你就给它在里头通就可以了,所以把它叫做泻心汤,这个心不是指的心脏,而是指的心下,指的胃脘部。大黄黄连泻心汤只有两个药,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大字想一想,既然是无形的热邪留扰中焦,“按之心下软”,为什么还用大黄呀,大黄是清热泻实的呀,它用大黄,在服法上就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服法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麻沸汤是什么?我们讲义上注是滚开的沸水,可是我仔细琢磨这个话,好象有点重复,门一开,进来一个男小伙子,大家都笑了,你说滚开的沸水,沸水就是开的,滚开的沸水,难道还有冰凉的沸水吗?那就是凉开水,那我觉得这个词有点别扭,我们可改成正开的水,正沸腾的水,这就说得更明确了,为什么叫麻沸汤,因为在沸腾的水,水面上有汗多小气泡故叫麻沸汤,实际上就是用开水来浸泡,“二升渍之”,来浸泡,多长时间?“须臾”,泡不要太长时间,实际上最起码得泡5--10分钟,不过,你再泡的时间长,它水温降低了,它也提取不出其它的更多的有效成份,临床泡10分钟即可,“分温再服”所以上面的量是2次治疗量,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是取大黄的寒凉之气,来清中焦无形之热,我们是取大黄清热的作用,大黄气寒、苦泻、味苦,苦是泻下的,寒是清热的,薄其苦泄之味(不取它这个厚味),以防直下肠胃,这就是虽然用了大黄,但是用大黄,目的在于清扫而不在于泻下,在服用方法上,就用泡一泡就可以了,确实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用开水浸泡5分钟,你再泡的时间长,那也不是这样泡5、10分钟就可以了,你再泡15分钟,水温降低了。它的其它泻下成份也提取不出来了,它有很好的清胃热的作用,还有很好的解酒作用,我们学校有许多韩国同学,特爱喝酒,韩国通行的白酒都兑了水,以免醉后惹事,一点都不好喝,我喝过,韩国同学来中国后,中国酒不兑水的,好喝!每一次都喝醉了,喝醉了怎么办?泡大黄喝,解酒!这是他们的发明,大黄这个药,煮10到15分钟,泻下作用最好,持续加温在100度左右10—15分钟,泻下作用最好。你如果持续加温煮到半小时以上,泻下作用不仅不提高,大黄中的鞣酸被提取出来了,鞣酸是止泻的,泻下作用就很差,过去我治一个胆道结石的病人,我那个方子没有写大黄后下,药房也没有给单包开,他胆道结石发作,我用大柴胡汤加减,大黄开始用10g,他平素就大便干燥,他说我这个大便无反应,没有泻下,我加到15g,无反应,后来增加到20g,他说这次大便就拉了一次,后来还是干的,我就用到30g,居然还没有攻动他的大便,我突然意识到,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药是药房煮的,还是你自己煮的,他说我自己煮的,我问你怎么煮的?他说药在一块煮,他们说了这药煮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我每付药第一次煮都煮一个小时,第二次都煮半个小时,我说,怨不得怎么30g大黄还不泻下,因为它鞣酸都提取出来了,它反而涩肠了,所以我后来告诉他,你这个药绝对不能煮这么长时间,其他药煮半个小时,当煮到15—20分钟的时候,大黄后下,这次我用的是10g大黄,就让他拉了一天!可见大黄中的有效成份,你想让他干什么,煮药的时间上要区别开来,所以我很奇怪,用30g大黄怎么能不泻下呢?原来他煮了一个多小时。这是大黄黄连泻心汤。
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个热痞的病人,又兼有表证,我们说表证兼里实,应当先解表后攻里,心下痞证,是无形邪热留扰中焦,对于热痞来说,它还不算一个里实,但它这个里证呢?需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尽管我们吃这个方子的时候,用开水浸泡,不取大黄的泻下作用,但它毕竟是个攻里的药,用了大黄就把正气撤向于体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先解表后治痞,解表用什么方子呢?不能用麻黄汤,用桂枝汤就可以了,攻痞呢,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这就强调了表证,兼热痞的宜先解表后攻里。
下面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是热痞,无形热邪留扰中焦,干扰了中焦的斡旋作用,使气机壅滞于中焦,这个恶寒和汗出,是肾阳虚,表阳不固他才出汗,肾阳虚,表阳当然不固啦,就会有汗出肾阳虚,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他就有恶寒,你怎么知道这个恶寒汗出不是表证,它没有发热,它也没有脉浮,肾阳虚,表阳不固,则阳不摄阴,而出现了汗出,表阳不足,温煦失司,就出现了怕冷,对病人来说,中焦有无形之热,下边有肾阳虚,外边有表阳不固,寒热错杂,仲景用了附了泻心汤,寒热同治,附子泻心汤有大黄、黄连、黄芩三个药是清中焦无形之热的,用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取汁”别煮是另外煮,大黄、黄连、黄芩三个药我们今天把它叫做三黄泻心汤,以此推测,前面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似乎应当有黄芩,只不过在刻书的时候,刻丢了,或别的什么原因,因为附子泻心汤里头,大黄、黄连、黄芩三个药都有嘛,所以我们今天市场上就有三黄片,这三个药要清中焦无形之热,所以“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要清无形之热,所以要泡“三黄”。
“三黄”要用开水浸泡,而附子呢,另外煮之所取药汁,为何要另外煮呢?因为附子这个药,它温阳散寒,可是它里头有乌头碱,易使人中毒的,最轻的容易使他嘴唇发麻,舌头发麻,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据说古代的一些毒箭,就是用附子,就是用乌头做成的浸液,浸泡以后,来抹在箭头上,泡这个箭头,然后,射中这个动物之后,动物麻醉而昏过去了。所以附子中的乌头碱是有毒的,这种乌头碱怎样才能够被破坏呢?必须在高温下,才能被破坏
(36:01)我们一般的习惯,要是炮附子用10g的话,它的乌头碱含量也有限,我们煮半小时就可以了,如10g以上,比方说附子用上20g、30g,我们一定要煮1小时,1小时以上,原来我们东直门医院有一个老大夫,他特别特别善于用附子,他是以治痹证为特长,治疗 痹 证 呢, 他常常用乌头,用附子,附子一般都是用30g,有时还用60g,他过去用药的时候,我跟他抄方,用30g时,他让病人一定要煮1小时,要用60g的,他让病人一定要煮2小时,病人说,我们煮着煮着汤都煮干了,你想这2小时,要耗好多水呀,那我们是加凉水呀还是加热水呀,我们这位老师非常谨慎,他说,一加凉水的话,温度一低,持续地破坏乌头碱的这种效果就达不到,你这边要坐上一壶热水,要加水的话一定是加热水,怕这个水液的温度降低,所以他特别小心谨慎,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这个饺子,那个大锅煮饺子,要煮上1个饺子呢,5分钟煮熟了,要煮上2个饺子,难道我们要煮10分钟吗,好象也是5分钟就煮熟了,但有一个前提,这个锅要足够大,我就觉得老师用60g的附子,不需要煮2个钟头,我觉得1钟头也就可以了,30G的附子你在锅里头煮能够达到把乌头碱破坏的作用,60g的不一个小时也破坏吗?可我们这个老师脾气很怪,我不敢直接这么说,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病,还有一个师兄和我一起实习,然后我就给师兄出了个题,师兄呀,你看咱一大锅水煮饺子,如一斤饺子煮的话,你一般用几分钟呀,师兄特别认真,唉呀,我煮饺子5分钟就好了,要是这锅够盛2斤饺子的话,你煮多长时间呢?他说,也是5分钟呀。我那师兄以为我在咨询煮饺子的事情,可我们的老师很聪明,听完之后眨巴眨巴眼,二话没说,第二天开始,他开60g附子时候,也让别人煮1小时!所以我想乌头碱的破坏,煮附子的话,不管你用多少,但一定要有呈够的水,煮1个小时就可以了,在日本,日本人他用高压锅来煮附子,高压高温20分钟,不管有多少,都可以了,把乌头碱就都破坏掉了,所以附子要专煮取汁,防止乌头碱中毒,三黄要另外浸泡,不可以提取大黄中的,那个泻下的那些苦味,而只取它寒凉之性,来清中焦无形之热,附子泻心汤在煮药方法上是一个很特殊的方子,这点我们一定要掌握,应当说,附子泻心汤它所治的这个痞证;仍然是热痞,而不是寒热痞,它只不过是热痞兼有阳虚,所以在治疗上才寒热并用。
关于心下痞证,我们今天可能不能谈完,但是我想呢,149条以后,讲的是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这三个泻心汤证,它们的病机相雷同,都是胃气虚,又伴有邪气的干扰,半夏泻心汤证是伴有痰邪的干扰,生姜泻心汤证是伴有水邪的干扰,甘草泻心汤证是伴有外来客热的干扰,它们临床证候都有中焦气机壅滞的,心下痞为主证,同时又有胃热气逆、胃气上逆的表现,或者呕吐,或者干噫食臭或者干呕心烦不得安,同时又有脾寒气陷的表现,肠鸣下利,症状表现雷同,病机想接近,当我们下次课要学习,这三个方证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事先预习一下,以免讲课时,大家对这个病机、适应证,对它们三个方证之间的鉴别能够容易掌握,我们今天课就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




上一篇:收集的《中医民间妙方》
下一篇:求《医古文》电子书
佛手

4

主题

38

积分

3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整理的,大家分享
佛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3

积分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8-10-7 1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一章吗,还有吗,非常的不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8 16:22 , Processed in 0.19299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