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32|回复: 30

[原创] 中医发展的基石到底在哪儿?(动员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2 2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应黄煌大师的建议,特开专贴讨论)
        毛泽东从1949年当国家元首(正式名称叫主席),直到1976年去世,竭力扶持中医近30年,在那个全国人民都狂热崇拜他的年代,以神一样的身份和感召力,专门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最高指示,让全国人民都来振兴中医。他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地支持中医、使用中医中药,坚持相信锻炼和中医才是健身和医疗的两大最好方法,七十多岁还游长江(虽然有作秀的成份,但其他人有七十多岁还下长江游泳的胆量和事例吗?我还没听说过)。毛泽东患了白内障,硬是不让西医手术,坚持要中医治疗,最后由北京中医生唐由之用中医手术治好了白内障。一个国家元首对中医的发展支持到这个份上,在世界其它任何国家的元首都没对医学发展这样支持过。毛对中医的感情和倾注的心血,无疑是空前绝后的,独一无二的。
        毛去世后的这30多年来,国家不管是行政机构还是学术机构都几乎没什么变化,扶持政策虽然不如毛时代了,但仍然在扶持,只是让中医与西医稍稍自由竞争罢了。
        算起来,国家对中医的扶持可以说有50多年了,可是,我们大陆的中医经历50多年的大研究、大发展,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除了毛时代农村的赤脚医生对农民医疗起到了有限的作用外,几亿中国人中的中医学者、专家、医生们在中医理、法、方、药等方面硬是没有多少可称道的建树,硬是没有竞争赢西医。这个事实似乎只是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无人能学通学透,难以发展,在中医面前,前人的智慧是超能力的,后人永远也无法超越(???),只能继承”。似乎这也是我们现在不少朋友依然喜欢如此津津乐道的说法。
       那继承的结果怎么样呢?大形势是中医的越加没落(只有识之士才敢承认这一点),虽然局部也有些微小的发展,但仍难改大局,难力挽中医的整体颓势。
        是七亿(当时的统计)中国人愚笨吗?是大家阳奉阴违不遵从元首指令吗?是中医太博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力难以研究透彻而无法发展了吗?非也!我认为,是我们没有发现或找到症结之所在。
       我以为,中医出现如此怪现象的症结(或根源)是:

      一、中医理论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有问题:
       1、中医基本理论完全泥古:基本的作法是小技术不泥古(如处方加减化裁)大理论完全泥古:
       阴阳、五行这些古老得已经充满死气了,却永远死而不僵,被奉行为不可改变的理论基石,成为中医理论的脊梁。因为没有谁能发明像阴阳五行相似作用的新理论,就永远以古旧的理论作为中医的基础,所有的后来的理论都以此为根,再向上开枝散叶,自然难以突破古老理论桎梏,难以超越前人。
      2、盲目按照现代医学的教学法去进行中医教学。因中医理论带有极大的假说特征,教古老的难以快捷而又直接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成为中医院校毕业后难当好医生,“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奇怪现象的直接根源。

     二、中医界绝大多数人固执地拒绝接受人类现代各学科的先进成果,只知道古为今用,不愿意洋为中用,更不说融汇发展了。
      1、固守五脏六腑的古代模糊解剖理论,拒不接受现代解剖学(即真人解剖学)的成果和真理,致使中医基础理论概念错杂纷纭,基本概念与现代医学相去甚至远不说,即使中医之间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混乱,其发展根基就出了大问题。
       2、固守易经、阴阳、五行理论,拒不接受现代哲学、系统论、现代生理病理学成果、现代病因学成果,结果只能在古老理论的迷宫里走不出来,无法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甚至无法让现代人理解和比较容易接受其理论。
       3、在诊断方面,虽然说人是患了“疾病”才需要中医治疗,但却固守以证为疾病的全部本质的理念(其实它只是原来那个疾病某个阶段的总体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阶段一变,虽然病还是那个病,证确变成另一个了),把证的作用扩大化和绝对化,把“病”这个重要的概念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同一个病百人百辨成百证,千人却是不相同的千方,难以使用现代批量实验研究的先进方法研究中医疗效。不能批量研究,在现代人看来有效的也就是个案,因此,中医的医案,在现代人看来只是个案罢了,虽然能说明某些特点和少数人身上发现的疗效,但难以让现代人认同为规律,造成现代人对中医治疗疗效和医案的学术价值认同度不高,即使名医医案的认同度好象比较高,最多也只能是中医界内经过实践后验证的人可以认同。你会随便把别人的医案经验移植到你的病人身上而没有一点顾虑吗?你还会把他用于重病抢救吗?我是不敢随便这样做的,没有自己验证过的,心里就不放心!
       4、固守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同时也缺乏手段对中药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几千年的药理理论难以进步。
        5、固守处方的君臣佐使、随证加减等方法,缺乏通过现代化学知识和手段研究汤方,对汤方的基本成份、煎煮过程中的相互化学反应与变化难以测知,处方真实作用和效能不十分明了。
      
      我所想到的尚不很成熟的解决的办法:
     1、改变中医教学方式:从《伤寒》、《金匮》入手,先教会学生有效地看病。
     2、学习日本汉方医学、韩国中医和其它国家中医的研究成果,包括腹诊、现代医学设备对人体所了解的知识,充实中医理论,让其焕发第二青春。
     3、不断学习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现代哲学等各相关学科新理论成果,吸收其营养,探索改造中医理论的路子,使之适应现代学科进步的步伐。在这方面,刘绍武老先生已经给我们作了榜样。

    欢迎大家理性的讨论,但要避免揪住小辫子不放松的无谓争论,反对随意责问和攻击性的不良回复,争取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共同努力振兴中医。




上一篇:中医的疗效在哪里?
下一篇:不要把玄学打入地狱 中医本是玄学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毛泽东为何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是地地道道的“国学”,所以,中医又常常被称为“国医”。“国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祛病延年、保健卫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医这份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相信和重视发展中医药,都是他的一贯主张。没有专门学过中医的毛泽东,在阅读中国历史典籍和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中医药学辩证思想和中医药学思维方式。毛泽东倡导的中医药发展思想对中国医药学的创新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早在1913年,在湖南长沙读书的毛泽东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和观点。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
     “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生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
       那时,在井冈山红军医院里,有西医也有中医,许多内科病都是用中医治疗,多数是采用自制中草药。毛泽东曾经指出:鉴于根据地缺医少药,必须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他说:“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敌人是封锁不了我们的。”当时,红军医院收容200多名参加反“围剿”的伤员,全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病伤。
         在延安时,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毛泽东曾患风湿性关节炎,有一次,发作时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开明绅士、名中医李鼎铭先生到杨家岭来看望毛泽东。他为毛泽东切脉之后,很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泽东身边的医生都是西医,他们不同意毛泽东服用中药。
         毛泽东则力排众议,坚持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这更使毛泽东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泽东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中。
       1949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这一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出发,提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1953年,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此说似乎不无戏言成分,但他把中医摆在“三大贡献”之首,表明了他对中医的看重。
         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同年,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应该学外国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要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并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套用外国的东西。”
          毛泽东还说,历史上中医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从不拒绝接受外来的好东西,比如中药胖大海,实际上是进口货,但中医拿过来了,现在谁能说它不是中药呢?中医得到发展,是由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指出: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本文摘编自畅销书《毛泽东品国学》

      上述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和批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歧视、乃至企图消灭中医的沉痛教训。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对近代史了如指掌的毛泽东对此当然是很明了的。
       尽管中医药教育长期以来以“祖师传承”、“开办学校”两种方式在民间延续着,但在1922年北洋政府时期颁布施行教育系列方案时,中医药学就被排斥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此举曾引起中医界的抗争,引发了近代中医抗争运动。
       国民党政府在1929年曾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的谬论。国民党当局始终也没有同意中医办教育。
      随着西学东渐,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西医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传统的中医药学临床应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认识中医药,怎样利用中医药,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现实问题。
      毛泽东在充分肯定中医药学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医药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少现代科学的解释,应加以提高。他说:“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必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初,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倾向。一是有些人说中医“不科学”,中药“不卫生”。二是在中医界内部,有些人把中医神秘化,认为中医“百病皆治”、“完美无缺”,不需要用现代科学、也不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加以整理和研究。因此,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年里,卫生部门也一直没有认真执行。
        1951年,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公开发表文章,称中医为“封建医”,把中医中药知识看作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应该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被消灭。这一错误观点流传很广,并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成为有些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部实行排挤和逐步消灭中医的理论依据,从而引起广大中医和人民群众的不满。
        特别是1951年5月1日卫生部公布的《中医师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与1952年10月4日公布的《中医师考试暂行办法》,均规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过于苛刻的办法,使大多数中医不能合法执业。在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中,中医药治疗费用不能报销,中医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1951年12月,卫生部发出的《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的通知》,尽管目的是组织中医进修业务,但讲授的大都是西医课程。对中医的提高和改造要求过高过急,不是从保持中医传统的理论和医疗特色出发来发展中医,而是错误地认为中医必将被西医代替,由城市到乡村,由乡村走向自然淘汰。
         当时,由中央卫生部直接领导的中医师资格审查,仅就华北地区68个县来讲,竟有90%以上的中医师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对中医师的考试,由于多为西医内容,使得大多数中医师被淘汰。如在天津中医师考试中,其结果仅有1/10的中医师通过。在高等教育中没有中医药这一学科,使得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问题没有着落。
       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认为中医不科学而歧视、排斥中医的现象,毛泽东在1954年就及时纠正说:“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万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中医。”他又说:
        “中西医比较起来,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传入中国不过几十年,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疾病诊疗仍靠中医的仍占五万万以上,依靠西医的则仅数千万(而且多半在城市里)。因此,若就中国有史以来的卫生教育事业来说,中医的贡献与功劳是很大的。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与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还未解决,这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
       1955年,毛泽东在一次会上又严肃指出:“几年来,都解放了,唱戏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医还没得到解放。中医进修西医化了。看不起中医药,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为了全面纠正影响中西医团结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和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1955年2月2日,卫生部发出《关于取消禁止中医使用白纸处方规定的通知》,旨在取消对中医行医的限制。
        1956年11月27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废除中医师暂行条例的通令》。《通令》称:本部在1951年5月1日公布的《中医师暂行条例》,与党的中医政策精神相违背,使中医工作受到严重损害,特此宣布废除。
       1954年下半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各大医院,开始吸收中医参加工作,并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公费医疗也明确规定中医看病吃药准予报销。据1958年统计,当时全国已建立了300多家中医医院。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吸收中医参加领导工作并设置中医管理机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政治地位。这与毛泽东的力排众议、力挺中医是分不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2-1-2 2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把实践中如何进行治疗的思维过程要讨论一下,以寻求切实可行的治学与研究途径。刘绍武老先生的治疗思路是如何,其治学的思路又是如何的,请楼主为大家介绍一二。多谢多谢。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察哈尔 的帖子

察哈尔:大家把实践中如何进行治疗的思维过程要讨论一下,以寻求切实可行的治学与研究途径。刘绍武老先生的治疗思路是如何,其治学的思路又是如何的,请楼主为大家介绍一二。多谢多谢。 (2012-01-02 21:10)
刘绍武先生积极汲取现代医学知识、改革传统中医理论的作法,可参见《伤寒临床三部六病精义》一书,我这里主要是说要吸取现代医学即西医和其它相关科学的成果,以此为营养发展和提高中医理论。不然我们永远只能在前人修建的迷宫中走不出去,也发展不了。
    对刘绍武先生的治疗思路等,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多的话,我可以另辟新贴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2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固守五脏六腑的古代模糊解剖理论,拒不接受现代解剖学(即真人解剖学)的成果和真理,致使中医基础理论概念错杂纷纭,基本概念与现代医学相去甚至远不说,即使中医之间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混乱,其发展根基就出了大问题。
       2、固守易经、阴阳、五行理论,拒不接受现代哲学、系统论、现代生理病理学成果、现代病因学成果,结果只能在古老理论的迷宫里走不出来,无法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甚至无法让现代人理解和比较容易接受其理论。
       3、在诊断方面,虽然说人是患了“疾病”才需要中医治疗,但却固守以证为疾病的全部本质的理念(其实它只是原来那个疾病某个阶段的总体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阶段一变,虽然病还是那个病,证确变成另一个了),把证的作用扩大化和绝对化,把“病”这个重要的概念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同一个病百人百辨成百证,千人却是不相同的千方,难以使用现代批量实验研究的先进方法研究中医疗效。不能批量研究,在现代人看来有效的也就是个案,因此,中医的医案,在现代人看来只是个案罢了,虽然能说明某些特点和少数人身上发现的疗效,但难以让现代人认同为规律,造成现代人对中医治疗疗效和医案的学术价值认同度不高,即使名医医案的认同度好象比较高,最多也只能是中医界内经过实践后验证的人可以认同。你会随便把别人的医案经验移植到你的病人身上而没有一点顾虑吗?你还会把他用于重病抢救吗?我是不敢随便这样做的,没有自己验证过的,心里就不放心!
       4、固守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同时也缺乏手段对中药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几千年的药理理论难以进步。
        5、固守处方的君臣佐使、随证加减等方法,缺乏通过现代化学知识和手段研究汤方,对汤方的基本成份、煎煮过程中的相互化学反应与变化难以测知,处方真实作用和效能不十分明了。
       这些都是楼主真实而成熟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7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1-2 23: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
“存在既是合理。”中医能在西医的全面全方位一百多年的入侵下,仍能在民间基层顽强存在,并屡创西医所不能的奇迹,必然有其合理性。
但仍然用不知细胞、细菌、系统器官、激素、神经等的古人的原始的五行阴阳来解释吗?
我们应该将祖宗几千年以身试药的来的经验----也是其合理性----的精华之一: 方证提炼出来,尝试用现代医学的知识来解释“ 证”的机理,至于“方”的机理试试 吧 ,也许要花几十年、几百年。但不妨碍我们用经方。
让我们站在“东、西方医学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733

积分

5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3
发表于 2012-1-2 23: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1、固守五脏六腑的古代模糊解剖理论,拒不接受现代解剖学(即真人解剖学)的成果和真理,致使中医基础理论概念错杂纷纭,基本概念与现代医学相去甚至远不说,即使中医之间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混乱,其发展根基就出了大问题。
       2、固守易经、阴阳、五行理论,拒不接受现代哲学、系统论、现代生理病理学成果、现代病因学成果,结果只能在古老理论的迷宫里走不出来,无法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甚至无法让现代人理解和比较容易接受其理论。
       3、在诊断方面,虽然说人是患了“疾病”才需要中医治疗,但却固守以证为疾病的全部本质的理念(其实它只是原来那个疾病某个阶段的总体特征,而不是全部特征,阶段一变,虽然病还是那个病,证确变成另一个了),把证的作用扩大化和绝对化,把“病”这个重要的概念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同一个病百人百辨成百证,千人却是不相同的千方,难以使用现代批量实验研究的先进方法研究中医疗效。不能批量研究,在现代人看来有效的也就是个案,因此,中医的医案,在现代人看来只是个案罢了,虽然能说明某些特点和少数人身上发现的疗效,但难以让现代人认同为规律,造成现代人对中医治疗疗效和医案的学术价值认同度不高,即使名医医案的认同度好象比较高,最多也只能是中医界内经过实践后验证的人可以认同。你会随便把别人的医案经验移植到你的病人身上而没有一点顾虑吗?你还会把他用于重病抢救吗?我是不敢随便这样做的,没有自己验证过的,心里就不放心!
       4、固守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同时也缺乏手段对中药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几千年的药理理论难以进步。
        5、固守处方的君臣佐使、随证加减等方法,缺乏通过现代化学知识和手段研究汤方,对汤方的基本成份、煎煮过程中的相互化学反应与变化难以测知,处方真实作用和效能不十分明了。
楼主上述说法不妥,这怎么不像一位中医人说的话啊,没有这些理论那还叫中医吗?····楼主号召中医人学习了解现代医学是好事,但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啊,就像必须要求易经,楚辞必须符合英语语法一样,这样会永远被西医牵着鼻子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2-1-2 2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独立思考的精神值得赞赏!
总体感觉:现状评价准确到位;原因分析主观牵强;解决措施乏善可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0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橘龙 的帖子

橘龙:楼主独立思考的精神值得赞赏!
总体感觉:现状评价准确到位;原因分析主观牵强;解决措施乏善可陈。 (2012-01-02 23:53)
愿闻先生高见,先生可以、愿意教我吗?。
        我上面抛的都是砖,期望引出真正的美玉。我绝不会标榜只有我说的才正确。上面所说的原因种种,也只是想引起大家思考思考过去没有注意的或者是注意了不敢说的,也许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反省。还请先生体察。
        能引起大家的关心、讨论甚至有益的争论,最后逐渐形成有益的共识,促进中医发展并改观现状,就是开此贴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2-1-3 08: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作品就是玉!我的话也只是个人的一个即时感觉,是站在自己并不高的这个高度的感觉,也同样具有可批判性。我从医三十余年,从大学到基层,也常常在思考中医的问题和出路,但知识面狭窄,一直未能理清自己的思路。所以拜读大作后很欣喜,但读完又觉得有些不够,需要补充和完善。论坛高手如云,相信您的大作能引发更热烈的讨论,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真知灼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26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QQ
发表于 2012-1-3 0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中医在当代不能很好发展成因的总结 可以说代表了现代大多数人的观点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大多数的共识 才导致了当代中医没能正确的传承 才有了今天虽有政府对中医的力挺 而中医依然走向衰落的尴尬
中医发展困局 实则是由现代国人西学知识有余 而与中医了解不足 无法形成对中医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2-1-3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者建议参看关宏勇先生佳作:中医药的困境与出路(一)(二)(三)。分析透彻、说理清晰、建议中肯,值得一读。m.chinavalue.net/Biz/Article/2007-9-29/8253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1-3 10: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到底是站在巨人肩上还是让巨人站在肩上,真不好说。心口郁闷的,叹口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1-3 1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当然某些观点还可以再深入一点、再全面一点。总的趋势是正确的,但争论是必然的。相信会有更多的玉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899

积分

364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899
发表于 2012-1-3 11: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中医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你有自己的看法,自当尊重你。但是,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要说讨论,还真难。没有共同的基点,是不好讨论的。

我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中医的本质是什么?中医生存的大环境是什么?目前是否存在中医生存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到底好不好?

然后再讨论:西医的长短处在哪里?西医为什么强大?西医所依赖的大环境如果改变了,西医将何处去?未来医学的真正方向在哪里?

上面这些问题不搞清楚,谈中医的发展都是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发表于 2012-1-3 1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两句:
一边捆着草-----------中医的核心优势被历史的制度的现实的文化的各种因素扭曲掩盖无法张扬
一边饿着牛-----------现实生活中80%以上人的病或亚健康都需要中医调养或保健,却找不到好中医而困惑迷茫。
很多患者常常感叹,这年代,要找一个好中医实在太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1-3 1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yiguiran 的帖子

yiguiran:就两句:
一边捆着草-----------中医的核心优势被历史的制度的现实的文化的各种因素扭曲掩盖无法张扬
一边饿着牛-----------现实生活中80%以上人的病或亚健康都需要中医调养或保健,却找不到好中 .. (2012-01-03 12:16) 
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1-3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高山 的帖子

高山:楼主对中医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你有自己的看法,自当尊重你。但是,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要说讨论,还真难。没有共同的基点,是不好讨论的。

我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中医的本质是什么 .. (2012-01-03 11:44)
好建议!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12: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华生 的帖子

华生:                                           & .. (2012-01-02 21:07) 
从经典入手 从你个娃娃抓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2-1-3 1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有两大基石: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医氛围和制度环境的好转;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临床疗效的切实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医的危机就是文化危机和人才危机。谈所谓发展的基石,舍此无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积分

38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1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话不太像一位中医人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积分

1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1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沉下心来多读点经典,多做些临床,慢慢地医术成熟了,人也自信了,疑惑也就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2-1-3 16: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中国无论是传统医学或者传统天文历法术数,甚至可以说整个古代中国内部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科学技术与近现代西方传入的文化科学技术体系都是极为不同,所以看起来相似的学科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经常会从书上看到西方数学的某些成就却被从中国古代类数学书籍中发现类似的成就,很多人呢也就乐此不疲的去从古代寻找可与现代西方相应的发现或创造,但是终归我们是站在西式角度去看我们的文化。即便知道了中国有过又能如何呢?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人是如何构造出这些呢?可以确信不是用西方人的方式,但是又有谁懂得这些创造与发现背后那些秘密呢?对于天文历算术数被皇家垄断、物理化学生物被道教垄断秘传、医药被医家秘传等等,虽然今天我们的先人传给我们如此多的各种书籍,但是无论是对于史书中的历法的构造原理却无从知晓、对于道藏中的炼丹术的炼制原理也是无从学习,我们今天的所有的人只不过是沿着已经不太清晰古人留下的印记不断地重复先人走过的路而已(即便是这些路也在慢慢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至于先人是怎么为我们创出这条路已经许久没有人提起。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与西方的比较不是去比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无论先后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科技的原创之源,有了这个源头我们才能谈得上融汇西方文化科技,从而化西学为中用,否则无可避免的必然会失去存在于历史现实中的根基(这一点可以看古波斯强大与衰退)。真正的中国文化科技如同尘封已久机器,现代人偶尔以现代西方文化科技“管中窥豹”的方式看到某些真是,却从没有人真正愿意或者有胆量重新启动这台机器。在现实中喜欢中医、从事中医、研究中医的人都不过是在一条已经不清晰了的古道上摸索着前进而已,没有了中国式文化科技的明灯,难保不会迷失在其中。不要指望别人的文化能够拯救自己的文化,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2-1-3 16: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的中国把抄袭当创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14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16: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99

积分

4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9
发表于 2012-1-3 17: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杏 的帖子

槐杏:中医发展有两大基石: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医氛围和制度环境的好转;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临床疗效的切实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医的危机就是文化危机和人才危机。谈所谓发展 .. (2012-01-03 13:18) 
以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中医走出困境的最佳选择。“走中西医发展道路”已成为一句空话,再在这上面转圈,只是徒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826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国医馆主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QQ
发表于 2012-1-3 17: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梁浩 的帖子

梁浩:对于中国无论是传统医学或者传统天文历法术数,甚至可以说整个古代中国内部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科学技术与近现代西方传入的文化科学技术体系都是极为不同,所以看起来相似的学科之间却有 .. (2012-01-03 16:16) 
有见地
敬天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1-3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2-1-5 2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想到的尚不很成熟的解决的办法:
     1、改变中医教学方式:从《伤寒》、《金匮》入手,先教会学生有效地看病。
     2、学习日本汉方医学、韩国中医和其它国家中医的研究成果,包括腹诊、现代医学设备对人体所了解的知识,充实中医理论,让其焕发第二青春。
     3、不断学习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现代哲学等各相关学科新理论成果,吸收其营养,探索改造中医理论的路子,使之适应现代学科进步的步伐。在这方面,刘绍武老先生已经给我们作了榜样。

答:没有中国式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基础,所以读不懂经典、用不好经方是必然的,因为中医的确不好学,所以汉代张仲景依赖复杂知识背景为中国式医学编纂出类似于急诊手册的伤寒杂病论,从而方便大多数低层次的医生背下来后临证时候不至于仓促难以应对,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首倡方证也不过是张仲景这种思路的延续而已。能够编纂出伤寒杂病论绝对是需要高水平,但是今天我们以那一本残缺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衍生出来的方证来全面复兴中医正所谓舍本逐末。如果易学易用就是先进的,那么这种思路就和今天我们单纯山寨西方先进产品不是一样的吗?张仲景如果知道他的书被后人当成中医的全部,岂不是笑掉大门牙吗?或许他也没料到后人如此的实用主义吧。没想到几千年来国人不过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连文化的根源也丢的没影没踪了。空守着各个方面这些实用主义的著作,却始终搞不明白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创造这些的,可以肯定不是西方人那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2-1-7 18: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754

积分

29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心是一朵花,一花一世界

Rank: 3Rank: 3

积分
754
发表于 2012-1-17 2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了这些天,这个话题没有人继续说了呢)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观点,中医引入阴阳是为了研究气,引入五行是为了组织万物。从素问来看,五行在其中的作用更多是指导人们按属性分类万物。中医的本质,或者说中医理论的核心,个人以为是“气”。气不可捉摸,然而可以现象,以象可以知气。阴阳五行大概都是对“象”的划分。然而,通过西医的研究,我们就发现了形质复杂如此,那么无形的气到底精微到什么地步,实在不能知晓。古人如何对气把握到这个程度而能发展出医学来,我不知道。张仲景说,他的《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原”,这话是什么口气啊----我们现在就像上面所说的,拿着这本“急诊手册”当医学顶层宝典,若张仲景泉下有知,不知是什么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9 04:33 , Processed in 0.56452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