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56|回复: 9

[原创] 巩氏浮中沉三部诊脉法

[复制链接]

7

主题

265

积分

40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5-9-1 16: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巩氏浮中沉三部诊脉法,是由民间中医巩继甫医生在将近三十年的临床中,参照《伤寒论》脉法,和古医案所载脉法,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脉管动力学说,总结整理的一种简洁,高效,实用的脉法。
在1984年版2000年9月第27次印刷的《中医诊断学》,第64页第二行,有一句话“此外,也有不分寸关尺,但分浮中沉,左诊心肝肾,右诊肺脾命门,以候各腑脏的,这是因为病情危急,而求其根本的一种办法。诊老人,虚人,久病,产后等也可用此法。因此巩氏通过这段话,为自己的脉法找到了依据。
巩氏浮中沉三部脉法,不玄不奥,由博返约,简洁易懂,容易掌握,能使临床医生快速通过脉象诊断出病位,病机,病性。真正做到凭脉断病,凭脉断证,凭脉下方。更能使临床医生做到十个医生诊脉可以判断出同一种脉象,防止了十个医生诊出十种脉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现象。




上一篇:临证小个案(慢性胃炎:口酸、纳呆、胃胀)--香砂六君子
下一篇:怪病其实不怪

7

主题

265

积分

40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的将来,中医业界将掀起一股巩氏浮中沉三部诊脉法旋风。这股旋风将通过不偏不倚,有理有据,简洁清新的观点,重新调整传统脉诊观念,使脉诊更符合病机,贴近临床,其流行热度将会超过观点偏激的火神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9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5-9-1 2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一起分享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10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9-1 21: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54

积分

16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真的很想学习经方应用

Rank: 5Rank: 5

积分
1754
发表于 2015-9-2 23: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说说[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36

积分

12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6
QQ
发表于 2015-9-3 17: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六书》脉诊法!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夫伤寒治之得其纲领,不难也。若求之多岐,则支离破碎而难矣。何谓也?脉证与理而已。予尝以浮、中、沉三脉详而治之,无所遁其情也。既云伤寒,则寒邪自外入内而伤之也。其入则有浅深次第,自表达里,以此推之而不难也。若夫风寒之初入,必先太阳寒水之经,此经本寒标热,便有恶风恶寒,头疼脊强之证。寒郁皮毛,是为表证。若在他经,则无此证矣。脉若浮紧,无汗,为伤寒,以麻黄汤发之,得汗为解。浮缓,有汗,为伤风,用桂枝汤散邪,止汗为解。若无头痛恶寒,脉又不浮,此为表证罢而在中。中者何?表里之间也,乃阳明少阳之分,脉不浮不沉,在乎肌肉之间,谓皮肤之下也。然亦有二焉。若微洪而长,即阳明脉也,外证目痛,鼻干不得眠,用葛根汤以解肌;脉弦而数,少阳脉也,其证胸胁痛而耳聋,如见此证此脉,以小柴胡汤和之。盖阳明少阳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也。过此则邪入里为热实,脉不浮而沉,沉则以指按至筋骨之间方是。若脉来沉实有力,外证则不恶风寒而反恶热,谵语大渴,六七日不大便,明其热入里而肠胃燥实也,轻则大柴胡汤下之,重则三承气汤选用,大便通而热愈矣。

若脉来沉迟无力,此为阴证,盒饭看外证如何,轻则理中汤,重则姜附四逆汤以温之。今将浮、中、沉三脉列图于后,可熟玩之。

伤寒以脉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然脉理精深,初学未能识察。

予谓伤寒之中人,由浅入深,先自皮肤肌肉,次入肠胃筋骨,以浮、中、沉三脉候之,似乎无所遁乎其情矣。列为三图,图下就注证治之法,则阴阳表里易见,使因脉以知证,缘证以明治,以此达彼,由粗入精,亦可以为初学之阶梯也。欲究其至极,必须潜心熟玩仲景之书,庶几可以入道矣。



浮,初排指于皮肤之上,轻手按之便得,曰浮。此为寒邪初入足太阳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虽然,治之则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恶寒,用麻黄汤;风伤卫则有汗恶风,用桂枝汤。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浮紧有力,无汗恶寒,头痛项背强,发热,此为伤寒在表,宜发散,冬时用麻黄汤,余三时皆用羌活冲和汤。有渴,加石膏、知母;无渴,不用加。

浮缓无力,有汗恶风,头疼项强,发热,此为伤风在表,冬时用桂枝汤,余三时皆用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中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



中,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乃得,谓之半表半里证也。然亦有二焉,盖少阳阳明二经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长而有力,此为阳明证,有头疼眼眶痛,鼻干不得眠,发热无汗,葛根汤、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经汗过不解而渴,白虎汤,或加人参;无汗不渴,并不可服,则为大忌。

弦而数,此为少阳经,其证胸胁痛而耳聋,或往来寒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有加减法。)若两经合病,则脉弦而长,此汤加葛根、芍药。



沉,重手按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方得,此为沉脉。亦有二焉,阴阳寒热在沉脉中分。若沉而有力,则为阳,为热;沉而无力,则为阴,为寒也。

沉数有力,则为阳明之本,表解热入于里,恶寒头痛悉除,反觉恶热,欲揭衣被,扬手掷足,谵语狂躁,口燥咽干,五六日不大便,轻则大柴胡汤,重则三承气汤选用。

沉迟无力,为寒,外证无热,不渴,反怕风寒,或面上恶寒甚如刀刮,或腹满胀痛,泄利,小便清白,或大小腹痛,皆为阴证,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姜附汤。

伤寒至沉脉方分阴阳,仔细体认,下药不可造次,倘有差失,咎将归己。凡诊脉须分三部九候,每部必先浮诊三候,轻轻手在皮肤之上,候脉来三动是也。中诊三候,沉诊三候,三而三之而成九候。然后知病之浅深表里,以为处治之标的,岂可忽略于脉而欲求病之所在乎?明脉识证,辩名定经,得乎心而应乎手,如此而治,有枉死者,吾不信也。若脉证不明,处方无法,狂妄行医,视人命如草芥,他日不受天殃,吾亦不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76

积分

91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我要为我的理想奋斗,

Rank: 2

积分
476
QQ
发表于 2015-9-3 1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也巧,一直主导我临床的是浮按中按沉按这脉法,简单方便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65

积分

40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博弈经方 的帖子

博弈经方:《伤寒六书》脉诊法!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夫伤寒治之得其纲领,不难也。若求之多岐,则支离破碎而难矣。何谓也?脉证与理而已。予尝以浮、中、沉三脉详而治之,无所遁其情也。既云伤寒 .. (2015-09-03 17:37) 
英雄所见略同。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积分

26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03
发表于 2015-9-3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动起来 的帖子

动起来:说的也巧,一直主导我临床的是浮按中按沉按这脉法,简单方便实用。 (2015-09-03 18:44) 
能具体说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65

积分

40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6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2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浮=左寸
左中=左关
左沉=左尺

同理
右浮=右寸
右中=右关
右沉=右尺

废除寸关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9 03:21 , Processed in 0.53747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