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39|回复: 24

关于《伤寒论》诊脉法的问题。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发表于 2011-7-21 1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伤寒论》诊脉法的问题。

今天看到的宋本《伤寒论》的诊脉法到底是一种什么脉法?

从《伤寒论.序》所论来看,和书正文中的脉法也不尽同。

我个人翻看《伤寒》、《金匮》,书中明确涉及的脉法主要是诊寸口、诊趺阳、诊少阴。这个我觉得还有些全身遍诊脉法的遗风,象是抓重点简化的。

黄龙祥的《针灸学术史大纲》中有说《伤寒论》中有“人迎、冲阳上下比较”的脉法,认为是“十二标本脉法”的缩影,但我真看不出来《伤寒论》有这种脉法,不知黄先生的具体所指?《伤寒论.序》中是有提到:“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如果《伤寒论》的作者真如所说的这样摸脉,那似乎可属于一种遍体诊脉法。

有人在《追寻失落的文明---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一文中又说“我可以举出大量的证据说明仲景所采用的脉诊方法,是三部九候脉法”(没看他举例),我倒也看不出《伤寒》中哪里的脉法是三部九候脉法,有高明者还请示教。




上一篇:科学看待阴阳五行,科学看待中医
下一篇:转发一篇好文章

42

主题

2781

积分

4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781
发表于 2011-7-21 1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想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1-7-21 15: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有十二的脉动处,难经有十二椒的脉法。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3169

积分

292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饮上池水,集长沙方。

Rank: 5Rank: 5

积分
3169
发表于 2011-7-22 0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s:179]
医之病病在少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7-22 10: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中医药大学姜建国教授曾经就仲景脉法做过深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7-22 1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脉法渊源于内经而又有所侧重取舍并发挥。

仲景脉法有三易的特色,变易是其精髓。从病因论脉法,病因有常变,从病机论脉法,病机有常变,从本气论脉法,本气有常变,仲景脉法有“合常”之机,有“合变”之机,有“常变”之机,这个“机”是言外之言,脉外之脉,这个“机”体现在念念迁流的“迁”字上。“迁”是仲景脉法的心髓。

“迁机”之变,仲景方脉变化中是体现无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7-22 1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脉法有三根本,私以为握此三本,可以思过半矣

一,脉因以“风寒”而发端。
二,脉机以“营卫”而肇始。
三,脉本以“胃气”而立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7-22 13: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一笑先生文多让学生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7-22 13: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子先生文多让学生眼前一亮,虽与先生有口水之争,但涉及学术见解,先生是不多见的明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1-7-22 1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汤一笑先生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5: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概是就寸口脉法而论。本贴其实是想从医学史的角度了解《伤寒论》作者使用的是历史上哪一种脉法?

  中医早期不论是经脉学说或诊脉法都有很多流派,百家争鸣。寸口脉法大概东汉末才开始流行。可能在宋代以前医界还是有多种诊脉方法的,《周礼》中东汉郑玄注说:“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不知具体是何种脉法,应该是当时流行的,《伤寒论》脉法涉及诊寸口、诊趺阳(阳明脉)、诊少阴,似乎比郑玄所说的脉法还要复杂些。唐代贾公彦《周礼注疏》接着再注:“但医者诊脉,诸脉皆可据,若脉之大候,取其要者,在于阳明、寸口而已”,前两句似乎说明唐代时候古典的“分经候脉法”还有流行,后面的话似乎说明唐代还有“阳明、寸口脉法”。“北宋医王”庞安时使用的就是“人迎、寸口”脉法(具体不清楚是早期的上下人迎、寸口脉法,还是后世改变的左右手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寸口”脉法也不知是不是郑玄所说的“阳明、寸口脉法”的变异?因为“人迎”属于足阳明脉)。

  今天各少数民族医学的诊脉法不少就具有中医早期脉法的特点,诊脉部位多,但脉法简明易把握,属于始难学后易精的(中医寸口脉法属于易学难精)。中医的诊脉方法从遍体诊脉法逐渐演变成独取寸口的脉法,许多学者认为跟汉代开始兴起的男女大防的礼教有关。近代有一些医家推崇古典的“分经候脉法”,而批评独取寸口的脉法,认为前者更直接简明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史学者论说中医主流诊脉法的历史演变,认为大概如下:

一、    早期是多脉遍诊法,或叫分经候脉法,以一处脉象与其他各处脉象比较,或与本脉正常脉象比较,看是否“异动”,有“异动”则为“有过之脉”。把脉部位应该主要也在手足腕踝十二原穴部位一带,针灸治疗部位也是这些把脉部位。

二、    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即取某脉四肢末端的本脉的脉象与上部的标脉的脉象比较(本脉大约在手足腕踝十二原穴部位,早期不是具体的点而是一个部位)。其实也是一种分经候脉法。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所审查的内容为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寒与热,早期诊脉法把脉时诊脉处皮肤的寒与热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伤寒论》中大量的“手足温”、“手足冷”之类表述可能原本就是脉象的内容之一,今天壮医医学的脉法中还是特别注意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的。这种诊脉法是黄龙祥先生重新“发现”的,《内经》中有些篇章论述了这种脉法,如《灵枢.卫气》,还有《太素.经脉标本》。过去大概没有人真读懂这些文字。黄龙祥先生还据此推断经脉的最初形成,就是古人认为人体上下部存在内在的联系是通过血脉连接实现的,他们将本脉与标脉画线连接,就形成了最初的近乎直线的经脉(出土早期经脉人像实物确实如此)。

三、    人迎寸口上下比较脉法,人迎诊外、诊阳,寸口诊内、诊阴,见《灵枢.禁服》。黄龙祥先生认为这种脉法是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的缩影。可是除了上下比较这一点相近外,我看不出两者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人迎和寸口又不是一条经脉的。黄氏还推测《灵枢.经脉》的编著者可能比较推崇人迎寸口脉法。 人迎寸口上下比较脉法如按《灵枢.禁服》所说,后世医家认为是有问题,胡天雄先生《素问补识》所云“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可能是后人妄形加工所致,此处一盛二盛,按《终始》及本篇来理解,应该是对其本身而言,并非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后世‘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左右手比较的“人迎寸口脉法”不知从何而来。何梦瑶《医碥•人迎气口》认为是:“按:结喉旁人迎脉,恒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尚可从。

四、    《难经》早期独取寸口脉法,关前寸(诊阳,取代人迎),关后尺(诊阴,独揽了原人迎寸口脉法寸口脉的地位),关还只是分界。

五、    《脉经》定式化独取寸口脉法,寸关尺三部脉法,关从分界变成了“关脉”。
  从《伤寒论》脉诊多以尺寸论阴阳、少提关脉来看,尚带有早期原始独取寸口脉法的遗风。

   从二到三之间比较有问题,尚不能说得通顺,可能有缺环,或者不是这样的路线演变的。从三到五廖育群先生比较深入的论述过,比较说得通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7-23 12: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脉法的演进史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脉法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原则.这条原则决定了中医脉学在其自身的发展史上一定有一个不断取舍的拈择修正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会是贯彻脉学发展史的始终的,也正因了这个过程,中医脉学才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渐趋成熟,并尽量靠向她的完美境界。譬如内经遍诊法的头部三候,临床中多见于头痛,齿痛,耳爆,面瘫,脑血管,外感,情志等疾病,此处脉动大多呈现出浮越坚硬痉挛的急数搏动态。这样的脉态非只在此三部独现,其实在独取寸口中也大多可以判断以上疾病且还能更深入地认识。如是这样,临床医者自然是要舍遍诊而就寸口了。中医脉学的发展在外在的取脉方法的进步上其实是远远过于中医脉学内核的发展取舍的。这个脉学内核的发展进步取舍修正的过程没有跟上中医的临床实践,并由此带来中医脉学认识的许多歧义,这是古人的遗憾,自然也是今人的迷惑,当然也更应是今人的对脉学发展的机遇。譬如内经中对诸脉象实质的论述中,有许多是不切于临床实际,而且还有许多误导之嫌,如是,我们后人又该如何来发展修正呢?

二,脉学发展进步修正过程中基础理论的渊薮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有始源。这个始源的脉学基础理论是其自身发展进步的根本,说到底,这个根也是整个中医学的根。明白了这点,我们遂可以知道仲景脉法是怎样渊源于内经而又有所取舍侧重发展的了。仲景脉法实际上是内经遍诊脉法后的“三部诊法”。这里我就仲景脉法的“趺阳诊法”引内经一小段经文,大家一看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脉法是中医的心髓,从重了说,不知脉法,不究脉法,不为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22: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口(寸口,亦谓脉口),属手太阴肺经。在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路线中,胃是水谷之精气的原点,首先进入的就是手太阴肺经(谷气在这里还和天之真气混合,见《灵枢.刺节真邪》),所以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个解释了古人之所以用寸口诊脉的原因。不难理解。《难经·一难》 :“十二经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 ,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然。寸口者 ,脉之大会 ,手太阴之动脉也”。后世医家解释寸口何以候脉,多是从“肺朝百脉”“脉之大会”的角度解释,这大概是偏离古人的本意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气刚出胃到肺经,还没有经过其他脏、腑,寸口诊脉何以可知五脏六腑的病变?如果已经经过五脏六腑回流经过寸口,“理论”上才说得通,推论起来,古人的原本“理论”大概还是在寸口脉的“去与回”变化的比较中推测五脏六腑的病变。在古人构建的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理论中,肺被视为起点和终点(胃气首先进入肺经,循环最后又回到肺),如此看来,寸口脉法形成需要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经脉流注循环理论的形成。经脉学说的早期各经脉是独立的,并不相连,无所谓循环。循环说大概还是产生在公元前后时代。

另不知这句如何跟“趺阳诊法”有关?

趺阳脉(冲阳脉)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本意也是诊胃气或诊五脏六腑之气?《伤寒论》中关于趺阳诊脉的条文明确跟胃气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11-7-24 2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来看,虽对人迎、趺阳有所提及,但主要还是以独取寸口为主的。并且具体到寸关尺的细化。至于序中所言:“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等内容,甚至从:天布五行到最后,完整地见于孙真人《千金要方》中,并且孙真人引用前人言论多注明,如:“张湛曰、张仲景曰”等,唯天布五行一段,未说明张仲景曰,所以可以认为此段为孙真人自己的言论。
     有人论述过,遍诊法为《内经》脉法,独取寸口为扁鹊脉法。日人吉益东洞视扁鹊、仲景为疾医,有别于以《内经》为主的医经派,并非空穴来风。
    内战时期有句口头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医家也是如此。《神农本草经》显然是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未分的产物。至《汉书艺方志》始分为四家。至孙真人又有柔和医经、经方为一家的倾向。至日本汉方的古方派,又重提疾医、阴阳医。
    应当承认,独取寸口的诊法,是主流。并且从张仲景、王叔和始,可谓代不乏人。若有人善用遍诊法,无可厚非。但以《内经》的遍诊法来否定独取寸口,是不了解中医殊途同归的历史事实。
    关于:“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一般认为左寸为人迎,右寸为气口。近读王雨三先生《治病法轨》,认为左关为人迎,右关为寸口,甚至以整个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令我耳目一新。王先生不但是理论家,更是出色的临床家。其脉法简洁实用,与黄元御先生的左升右降理论如出一辄。只是黄重理论,王重脉法,可相互映衬,值得一读。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7-24 2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汤一笑道友注意我所引条文中的两个文眼之字“变见”。正因了这个文眼,故有两点请道友注意:

一,胃气不能直至于肺,必因于脾,脾气散精,变化和柔方可以至于太阴,脉之胃在于和柔而有力,和柔者谓之缓,缓之来,因于脾。此寸口脉之胃气也。

二,趺阳之脉动,足阳明胃腑之气直至也,足阳明多气多血,其脉动之常多洪滑有力而少和柔之气,故趺阳之诊不因于脾而直候其胃气也,洪滑者是之常。

寸口以诊胃腑与趺阳以诊胃腑之气还有些什么差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1: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楼(沙丘沙) 的帖子

没有否定寸口脉法的意思。不满意是有的,此法太难,对中医发展不利,老实说,今天大多中医师所谓的寸口诊脉难免做做样子的嫌疑。对这种脉法的非议、不满医界内部自古就有。

引用他人的医书大多不注明出处是孙真人著作的特点,林亿等宋臣校正医书时曾想一一注明出处,后来不知何故未做(此问题忘了是哪个学者论过了,看一下宋臣写的东西应该有交代)。所以“天布五行”一段最早出于何处难说。不过这一段所论推崇的诊脉方法完全符合东汉时代医学文化背景,它有批评单靠寸口诊脉的意思,很可能出自寸口脉法刚流行的年代,但对应于《伤寒论》,我看不出哪些条文是有关于诊“人迎”脉的。唐代可能也有遍诊法,但流行度应该远不如汉代,尤其在寸口脉法流行了近500年后。

本草方剂学派和经脉学派(针灸学派)大约在仓公之前(西汉初年)基本还是分离的,早期的方剂学派的著作不涉及脉法,后世方剂学派中的脉法全部来源于针灸学派,是两派融合的结果。这个目前学界基本是共识。寸口诊脉法不过是脉学发展的一种结果。并非一开始就有两类不同起源的脉法。过去的医家看不到我们今天的出土文献。不过对于早期的遍诊法如何一步步逐渐发展成为寸口脉法,学界还没有最后完全弄清楚而已,可能还缺少一些可靠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4: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诊脉,正如其名,早期真的就是分别诊一条条的“经脉”,看它们之中哪些脉是“异动”、“有过”,后来发展到诊寸口,应该是在经脉循环学说出现后,如前面推测的那样,其原本也不过是据这个部位诊十二经脉而已,这个古代医家还有不少人讨论过,因为后来各经脉与五脏六腑一一对应建立了联系,后来慢慢就变成以寸口诊五脏六腑了。后世的医家早已经不清楚,诊脉最早原本确确实实就是诊“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9

积分

405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的《伤寒论》的脉法涉及诊寸口、诊趺阳(阳明脉)、诊少阴。为什么也重视趺阳、少阴脉?后世医家多认为诊趺阳是诊脾胃气,诊少阴是诊肾气,一个后天之本,一个先天之本。《伤寒论》中诊趺阳脉的都与阳明病和太阴病有关,诊少阴脉的与少阴病有关,《伤寒论》的死症基本都出自这三病,诊趺阳、诊少阴脉大概都是病重的情况,医家认为情况已经必要“决死生”。

医学经典中人体气血循环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其中《灵枢.经脉》构建的是以胃为能量源头的循环体系(见前论);而《难经.八难》构建的是以“肾间动气”为生命能量源头的体系:“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医家直接去摸诊趺阳、少阴脉,大概就是要看“生气之原”的情况,以“决死生”——当时的医家应该也了解多种不同的有影响的经脉学说。

诊寸口脉大概主要是“决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7-25 16: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诊寸口脉大概主要是“决嫌疑”。 此点尤为赞同。脉证不符,有舍脉从证之说,少见舍证从脉之说。可见决嫌疑之意。乃为三诊已明,脉证以参,方可以定,药可以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3390

积分

7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11-7-25 18: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从学术角度说了许多,很有见地,末学学到不少。
但究竟实践中当如何去做,我读了《三指禅》,那里面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即打坐焚香练习指头的敏感性。(我只是在坐公交车时,练练啊,大家可以去好好学习原书。其实中医要学知识,但是到一定程度,水平提高要靠学道,这里的道不是道家,而是修行,这种实践并不单单是诊病之类的,而是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是知识的修养,而是修行。)
这种方法其实很实用,大家可以去做,时间长一点,把脉的敏感度就很高了。我现在当然不能说怎么样,因为也是刚刚开始,但是我很有信心,因为病人的寸关尺在指下,非常有感觉。昨天一个病人,右手关部独弦,很明显的,就在指下,而其他五部都不显,我很惊奇,其实那个手指就好象会说话一样,告诉你这儿有问题啊。呵呵。我胸有成竹的对她说,你消化不好,她说吃得挺好的啊,我说有别的吗,她说老是嗳气,再细问下去,原来是前一段时间她的母亲和她的公公皆因癌症去世,一是悲伤,二是恐慌,所以有一阵子老觉得胸口堵得慌,现在一段还好。那很简单啊,疏肝和胃之法,我说你用小柴胡颗粒加香砂养胃丸试试。
大家不要觉得脉摸不出来,其实前人已经告诉我们怎么去做了,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前几天看了江湖医侠老师的文章,学到很多。他说《金匮要略》里诊积的脉法很重要。我细读之,其实那个全息法很重要,我现在把寸关尺再进一步细分,寸分上中下,关分上中下,尺分上中下,这样对应部位就更细化了。前几天,有个病人是中指的上边和食指的下边两手都明显的高出其他脉,(我现在对脉象还把握不好,只是在找病变部位),又不在各部的正中,上关上应当是心下,寸口积在胸中,那么病变应当是这个部位,我问她是不是胃口不好,她说不是,我问她是不是胸闷,她说是。(不好意思水平差啊)。
这个寸口脉就象一个人躺在那里,关对应脐旁,寸对应胸,尺对应气冲(腹股沟),上关上对应心下,微出寸口对应喉中,微下关对应少腹。大家不妨一试。
信解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18: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脉诊法的探讨很有意义!学伤寒不能不学脉法,用经方不能不会脉诊,毫无疑问,张仲景是脉诊高手,也可以肯定,王叔和也是脉诊高手!因为王叔和编次了《伤寒杂病论》的缘故,后世对王叔和大发议论,其实也不无道理,《伤寒杂病论》不可能不间杂王叔和的见解认识。所以,从王叔和的角度解读学习《伤寒杂病论》是必须的!!!从王叔和《脉经》,我们可以体会到,《伤寒杂病论》中的脉法应用原则,更可以理解脉诊“太过与不及”的涵义,真正做到“料度脏腑,独独见若神”,做到“一剂知”、“止后服”的特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05

积分

86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学经方用经方

Rank: 3Rank: 3

积分
705
发表于 2011-11-7 15: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心静------指下才能灵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1-12-4 2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荣脉学笔记4: 古代脉法之<<内经>>脉法
<<内经>>脉法与扁鹊、仓公之学从性质将都属于医经家言,从时代上讲约相一致,从内容上讲亦是相通的。但<<内经>>脉法与扁鹊脉法、《难经》脉法的精神、方法又不尽相同,所以说<<内经>>脉法不是医经派脉法的全部。

一.<<内经>>脉法是以阴阳学说为认识方法。

二.<<内经>>脉法反映了经络即是血脉。

三.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

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大致包括候气(即诊脉动)、诊络、诊皮等,后两诊后转化为望诊了。

1.       候气诊察经脉:

诊脉动就是候气;诊脉候气的变化以诊邪正虚实的情况。诊各经之气,是诊它们各自的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跳动。但由于它们的大小、力度、隐显以及诊察上的方便与否,就在后来诊脉位置简化而摒弃不用。

2.       察色诊络脉:

是通过视其颜色性质而体现的,络的范围包括大小不同的络脉,青筋、青脉即静脉血管也在诊视之列。诊手鱼际之络是诊络法中的一个重点和代表。

3.       诊皮法:

<<内经>>的诊皮之法一部分就是诊络。其他关于皮肤的丰腴、瘦薄、平滑、粗糙、润枯与腠理开阖、疏密;毫毛的性质、变化等等是诊皮的主要内容。虽然不是脉法,但与血脉的情况有密切关系。

四.色脉的关系问题:

<<内经>>时代经络检查分为脉诊和色诊。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提示以经络的全面检查作为诊病方法是医经派的一个特点。也说明<<内经>>时期色脉诊的关系密切。

1.       <<内经>>出现了脉诊专论:

《素问》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等;《灵枢》有“论疾诊尺篇”。。。。。。

2.       <<内经>>色诊专论仍需结合脉诊说明问题。

3.       色脉与皮诊等尚有若干联系。

五.<<内经>>脉法的诊脉技法

1. 诊脉用一指而不是用三指诊脉:寸口脉不分三关,<<内经>>时代没有寸口三关诊法。

2. 经络的检查采用扪、循、切、推、按、弹、抓等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具有动态性质的手法来了解脉的虚实,尤其是弹而怒之是给血管以刺激来观察其反应,现在已失传了。。。。。。循的方法主要是诊尺的,实际是皮诊的方法,有时亦用于诊动脉。推法被保留并发展为后世的“举按推寻”手法。

六.<<内经>>脉法的诊脉部位与方案

1.十二经诊法:又称脏腑经脉诊脉法。即各取十二经脉中一处较为浮露便于诊察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动脉,以候气诊察经脉。具体部位为:太渊、阳溪、冲阳、阴郗、天窗、委中、太溪、劳宫、和髎、悬钟、太冲。

2.三部九候诊法: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合而为九。

上部天:太阳穴;地巨髎穴;人耳门穴。

中部天:寸口脉;地合谷穴;人神门。

下部天:五里穴或太冲穴;地太溪穴;人萁门穴或冲阳穴。

十二经诊法与三部九候诊法属于<<内经>>脉法的遍诊法。

3.人迎寸口诊法:取结喉旁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阴经之气口脉两部位的诊察方法以及两脉对比。人迎代表阳经,气口脉代表阴经。

4.尺寸诊法:即诊寸口脉与察尺肤相结合的诊察方法。诊寸口是诊脉动;尺部是尺肤的皮诊。

5.寸口脉诊法:《灵枢。经脉篇》“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皇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以胃,变见于气口。”以后《难经》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而后世得以运用寸口脉诊法。

6..其他部位经络的检查:有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等。

七.<<内经>>脉法的脉象

脉象包括脉名和脉形,<<内经>>所涉及的脉名和脉形甚多,有的是较明确的脉名,有的只不过是一句或一段形容脉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不可得解者,一脉多名或数脉一名或诸脉部分概念含义交叉重叠以及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有之。

1.       典型的脉名: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

2.       非典型的脉名:往往是对脉象的一些形容和说明等,这在季节脉和真脏脉里最多。如:“端直以长”,“来盛去衰”,“如鸟之喙”,“如循刀刃”等等。

3.       不易索解的脉:如“脉见如火薪然”。

八.<<内经>>脉象的主病主证

1.季节脉:是结合季节、五脏而论述的,有常有病有死,以胃气的多少有无为据。

2. 真脏脉、死脉:类似.季节脉中的主死脉,以胃气的有无为据。反映了<<内经>>脉法重视脉象决死生。

3.主病脉:<<内经>>论主病之脉多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达。既不是以每种脉象为主的叙述病症,也不是以每种病的形式来论述脉。脉象主病在<<内经>>时代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成规律。

4.重视脉象的对比:这与采用遍诊法有关。李杲就是运用《内经》的“人迎寸口二部对比诊脉法”的脉理而发展为左右寸口对比辨内伤外感病症。他认为:人迎脉大于气口,其见于左手为外伤;外感寒邪,则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气口脉大于人迎,其见于右手为内伤;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后世许多医家宗而师之。

5. 重视脉象的变化程度:如季节脉、真脏脉都有因变化程度而决定其性质问题。描述脉象的文中常用“微”、“甚”两字来对比鉴别其主病。

附:其它古代脉法简说:《难经》脉法、扁鹊脉法、仓公脉法、华陀脉法

一.《难经》脉法:《难经》非常重视脉学,有21难论脉编在全书前面。

二.扁鹊脉法:《脉经》收录的扁鹊脉法非个人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时的脉学成就。

扁鹊脉法的特点:1.与<<内经>>相互渗透,但只用寸口脉诊法。

2.阴阳脉法,以三阴三阳独特的时空分布,自成一体。对于脉搏至数的变化与阴阳盛衰的关系做了规律性的总结。

3.注意形脉与病脉之顺逆:扁鹊认为无论是形体还是病症,都应与脉象相适应,反之则为逆。其论述病与脉比《内经》丰富详细得多。

三.仓公(淳于意)脉法:“意治病人,必先切脉”, 仓公认为四诊皆不可失,然而脉诊有独特的作用。在《诊籍》中有丰富的脉象记述。其诊脉独取寸口。

四.华陀脉法:1. 诊脉独取寸口而细分寸关尺。

2. 阴阳脉法:以脉象分阴阳,数、滑、长、浮、紧为阳;短、涩、沉、迟、伏为阴。

3.脏腑八纲脉法:列举脏腑虚实寒热表里生死顺逆的脉象。

4.怪脉:将怪脉与五脏伤损结合在一起,用于判断五脏之败亡。

http://xiaorongli1.blog.sohu.com/entry/5309432/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98

积分

81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98
QQ
发表于 2015-5-9 2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先生的文章总是那么有条理,有依据!
学无止境,乐在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7 07:34 , Processed in 0.0886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