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746|回复: 8

经方诊断客观化的一些设想

[复制链接]

50

主题

956

积分

4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6
发表于 2007-12-10 1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诊断客观化的一些设想
                              黄慕君
西医可以治好病,中医也可以治好病, 西医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中医当然也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
中医经方对药物或方剂的应用指征称之为“药证”, “方证”. 经方强调“有是证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药证, 方证进行客观化的诊测,亦应是对经方进行研究的重要方面.如果这些药证,方证能够被量化或半量化,对经方的运用就可以有客观化的指标.大家使用经方时就可以做到标准化,就可以提高疗效,也便于经方的推广.
西医之所以易被人们接受,其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它的许多指征可以被定量或半定量. 比如血色素是多少克,血压是多少毫米汞柱等等,西医客观化的定量,半定量指征的数量非常庞大. 如果对中医要求的各种“征”也加以量化,其数量一定比西医的要少许多.
现就我想到的一些问题先加以讨论:
   1, 用BMI 作为指标来判定病人的胖瘦,壮实:
BMI是身高体重指数,又稱身体質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BMI是一個計算值,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响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标。它的定义如下:BMI等于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米),公式为 BMI=体重/身高2
体重:单位:公斤 (Kg)  身高:单位:米 (M)
正常范围:18.5<BMI < 24 ,体重过重:24≦BMI < 27 , 轻度肥胖:27≦BMI < 30 , 中度肥胖:30≦BMI < 35 , 重度肥胖:BMI≧35,瘦:18.5<
本指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成熟的量化单位.测量也非常简单.据此应可判定病人的胖瘦度.
我们来复习一下黄煌教授关于体质学说的某些内容:“半夏体质”:形体並不羸瘦,肥胖者居多; “桂枝体质”: 体型偏瘦者多; “柴胡体质”:体型中等或偏瘦; “麻黄体质”: 体格粗壮; “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 “温经汤体质”:羸瘦; “三黄泻心汤体质”:营养状态比较好; “炙甘草汤体质”:羸瘦.
   我们中医在观察一个人的胖瘦壮实时,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 非常不精确.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中医的”壮实”, “消瘦”在BMI的哪个范围内? 一个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医师虽能一眼就看出病人的胖瘦壮实.但却不能定量. 而且胖也不等于壮实. 有的人看起来胖,实际上是虚胖,甚至有浮肿. 各国的人也不一样.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的肌肉,摸上去是软软的,阿拉伯人,欧美,非洲的许多人的肌肉摸上去是硬硬的,很有劲.特别是巴勒斯坦人,那肌肉更是有劲,他们的壮实比我们中国人要更壮实.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壮实就算不上壮实了. 当然,我们在中国就应按中国人来作标准.
   对于不同的体型:正常的,胖的, 壮实的,瘦的, 羸瘦的,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他们和各种体质有何关系. 对胖的或壮实的可以根据BMI的不同量级寻找其和用经方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 对大黄体质的病人,当用大柴胡汤时,那个BMI段的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少.
    2, 对面色和体质学说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先复习一下黄煌教授的某些体质学说的部份内容.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柴胡体质”:患者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麻黄体质”,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半夏体质”: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三黄泻心汤体质”:面部暗红…….
这里都提到了面色和面部的光泽.如何对“面色”和面部的“光泽”作客观化的量化呢? 这可能要找研究光学的学者们合作才能进行. 比如用摄象镜头加电脑对面部进行分析其色彩和反光的光亮度.红外线的强度,甚至进行光谱学分析.然后和治疗的处方,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3, 对于发热恶寒的客观量化指标:
“桂枝体质”, “柴胡体质”, “麻黄体质”等均可有发热,或恶寒,或寒热往来,有的仅有主观上感到发热,而体温计上却测不出发热.有的人是上热下寒, 有的人是下热上寒,也有身体一侧热或寒,有的人仅手足冷,有的人仅感到头部发热,还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脏腑的寒热等,又是什么回事.如心火,肝火等.我设想可用电子体温机测量体表不同部位的体温. 或测定红外线的强度,当然要考虑到室温,病人的基础体温等.也应设法找到一种非损伤性的办法来测定体内不同脏器温度的办法.以便研究.
局部的温度变化,发热,怕冷的感觉一定和全身及局部血液流动情况有关.可以使用和脑血流图类似的仪器测量体内各个脏器,及体内各部位的血流情况.当然,按照一般的科研方法,先应测定他们的正常值以便于对照.
我们看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有个情节,两个煮鸡蛋就可被直升飞机上的仪器测定出热源.说明有这样的仪器,应当可测出身体上不同部位的不同温度的红外线特征.也就可能对寒热进行量化.




上一篇:一些学习心得
下一篇:经方诊断客观化的一些设想(续)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发表于 2007-12-11 0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思路颇可取,但似乎不一定限于经方诊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956

积分

4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1: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4, 关于中医“气”的客观化研究,可以用呼吸气流图来测定气的情况: 我们再来复习体质学说的某些内容: “桂枝体质”: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柴胡体质”: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麻黄体质”,易于鼻塞、气喘.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肺气郁闭, “黄芪体质”: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表气不固,或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或中虚等。“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经常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气”的一些表现:气脱,气阴两虚,气机郁滞或逆乱,气喘,寒气郁表,肺气郁闭,肺脾气虚,表气不固,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气短胸闷等等.
中医理论认为“肺为诸脏之华盖” “ 肺主一身之气”,这说明肺和全身各种情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考虑可以用呼吸气流图来测定气的情况,而且可能被量化.
研究的目的是要通过分析呼吸气流曲线,以帮助我们了解各脏腑气的变化特点. 从呼吸气流曲线中能提取到尽量多的气的讯息.
当然气和血氧也会有关系,血气分析也可能对了解气的情况有帮助.
   关于呼吸气流图,我曾经和中科院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的工程师合作,利用他们做的测量空气,水流状态的微型探头(用于航空或水利工程),加上一个电子放大器,我又用了一个血小板粘度记录仪,组成了呼吸气流图记录仪,做出了很漂亮的呼吸气流图图形.
5,关于瘀血的研究,对瘀血如何量化,有许多已有的指标可加以利用,如血液流变学
黄煌教授体质学说的部分内容: “柴胡体质”:面色微暗黄,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或见血瘀。“大黄体质”: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或瘀热于内,或积热上冲, “黄芪体质”:黄芪体质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表气不固,或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或中虚等。“三黄泻心汤体质”:面部暗红,多有出血倾向。咽喉多充血,唇色或舌质红或暗红,脉象滑数。体检血压、血脂、血液粘度、血尿素氮较高者。 “桂枝茯苓丸体质”:患者体质比较强壮,面色多红或暗红、皮肤干燥或起鳞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等瘀血症状.


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中医经方的诊断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 需要多学科合作才能做到.但并不是不可以达到的.这里还涉及意愿,人员,经费,设备,房舍等等问题.
抛砖引玉,希望有志研究经方者能进行开创性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3501

积分

103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

Rank: 8Rank: 8

积分
3501
QQ
发表于 2007-12-11 12: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体质研究这一块以后有条件的话是可以做细,这不仅有利于体质的判断,还对疗效的评价等有利。
如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的细化方面,可以借助腹部CT(查腹壁脂肪的厚度)、血生化检查(查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身高体重指数、心脑功能等级评估、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等,从而将人的体质状态尽可能客观、较全面地反应出来。
用临床诠释经典。欢迎大家到仲景原文版块发帖并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134

积分

1643 小时

在线时间

超级版主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Rank: 8Rank: 8

积分
2134
发表于 2007-12-11 1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纯粹科研的角度完全可以,但如果用于临床实践,能否控制好医疗费用?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956

积分

41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科研应可申请到科研经费,检查应免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2670

积分

820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0
发表于 2007-12-11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这种方法研究中医意义不大,况且目前难以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88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8
发表于 2007-12-14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是症状、客观指标的综合体,要综合来看,而不能分而置之。此外,无论症状还是客观指标,都只是现象,而非本质,如果深入挖掘客观指标,是否会导致“遁”入现象而被现象牵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481

积分

86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81
发表于 2007-12-14 2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 20:52 , Processed in 0.0873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