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404|回复: 31

《伤寒论》“无阳”、“亡阳”别解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05

积分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日尽千行字,夜枕一床书。

Rank: 2

积分
205
QQ
发表于 2010-10-27 14: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而加以概括,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以明确疾病之部位、性质、病势以及邪正的进退,其中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内容,而阴阳为八纲中的总纲,可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其它六纲,有时表示着多方面的内容。诚如陈蔚在《长沙方歌括》中按曰:“书中阴阳二字,有指气血而言,有指元阴、元阳而言,有指脏腑而言,有指表里而言,有指寒热而言,有指邪正而言,非细心如法者,每致误解。”
故《伤寒论》中的“阴阳”有时即表示“表里”的概念,《冉注伤寒论》曰“阴阳者,表里之别号。”如《伤寒论》第23条言:“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此“阴阳俱虚”即表里俱虚,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注曰:“脉微而恶寒者,表里俱虚也。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又如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阳去入阴”即离表入里之意,表示邪已入里,太阳表证消失,表证转为里证,不能理解为阳气已去,病濒危重。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注曰:“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烦者,表邪传里也,故曰阳去入阴。”
明乎此才能准确理解有关条文中所表示的意义,否则只会错解经文,南辕北辙。如“无阳”、“亡阳”,在有些情况下,并非是指阳气消亡。亡,通无,阳,即表,是指无表证。而古今大多数注家不明了此,顺文演义,曲为解说,引发歧义。如《伤寒论》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当接“热多寒少”句后,属汉文倒装笔法,又名兜转文法。而“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为禁忌证。一般均解释为阳虚之证禁用汗法,寓桂枝二越婢一汤之禁例,即阳气大虚者,不可与之。此虽说的通,恐非仲师之处之真意。《伤寒论》在这里其实是重在通过脉象来辨别表里,若邪在表,虽真热多寒少或口渴、心烦等里热证,仍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如果脉微弱,则说明无表证,不可再用发汗之法。观23条:“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与此对勘,其理自明。
又如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脉阴阳俱紧”当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当无汗,但反汗出者,则非太阳表证,而属少阴里证,故原文明确指出“此属少阴”,并当有咽痛、呕吐、下利诸证。此条系提示辨别太阳与少阴表里二证之法,紧承281282条论述了少阴病主症、主脉后,又从反面论述了少阴病的特殊脉证,以资鉴别、寓意深刻,并非简单论述少阴虚阳外亡之证。冉雪峰先生对此颇有见解,领悟较深,其在《冉注伤寒论》中说:“亡与不通,亡阳,即无太阳也。”“各注以亡阳,为亡在下真阳。果尔,何以不见身冷四逆、脉绝脉不至等症,况汗虽出而脉紧未去,天下岂有亡阳脉紧者。又以亡护外卫阳,然条文无多汗,汗多、大汗、汗不止等病机,亦无烦扰惊狂、谵妄拘挛等证象,无卫阳亡越实征,说更难通。”其说甚是有理,对深入理解经文很有寓义。
同理,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文中之“亡阳”亦指无表证,故不可发汗。本条紧承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告诫少阴病,为病在里,没有表证,不可发汗的禁忌。
明乎此,我们再来看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之“亡阳”一词,亦值得玩味。其曰:“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汗,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而该条文中又言“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一般注家均合而论之,认为误用或过用大青龙汤,峻汗可致大汗亡阳,而致恶风、厥逆、筋惕肉瞤、烦燥、不得眠等证,未加详细辨析,予以论及。独清·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中注意及此,言:“或问,病人同是服此汤,一则厥逆筋惕肉瞤,一则恶风烦躁不得眠,二者之寒热迥然不同,何也?余答曰:一则病人脉微弱,汗出恶风,是阳气本虚也,故服之则厥逆,而虚冷之证生焉;一则病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而烦燥,是邪热本甚也,故服之则正气虽虚,而邪热未除,且也,厥逆之逆为重,以其人本不当服而误服之也。烦躁不得眠为犹轻,以其人本当服而过服之也。”其详加对勘分析,指出疫证所以轻重不同的原因和表现,尤属可贵。事实上,此处之“亡阳”亦可理解为无表证,其本属大青龙汤之表寒里热之证,服大青龙汤本为对证,但因过服,汗多表虽解而表气亦虚,故恶风,而里热未去,反因汗出伤津,里热更加炽盛,故除烦躁外,更见热邪扰心之不得眠证。
总之,《伤寒论》中的“无阳”、“亡阳”等词,必须结合具体条文,在具体的语境下,灵活予以理解,不能简单地以真阳消亡作解,如此方能了解仲景遣词著文之良苦用心,准确领会经文中所蕴含的深意,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上一篇:请教伤寒论第五条文的理解
下一篇:经典诠释开版前的几句话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0-12-13 06: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师门下,名不虚也。283条解释的很好,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无汗是其常,脉阴阳俱紧反汗出是其变。
27条之“此无阳”,理应是无“太阳表实”证,“不可发汗”,法当是不可与麻黄汤发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3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从后果严重性的角度来看,仅仅告诉人们记住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是因为无表证是不够的。而是:若汗则亡阳。所以,理解为何不可发汗,是因为发汗极易造成亡阳的严重后果,所以不能发汗。有表能发汗,无表不能发汗,不只是少阴病无表不能发汗。所以在此说少阴病无表不能发汗,是不必赘言的常理,仲景惜字如金,当是告诫医者,少阴病无表发汗更易致亡阳,更隐含少阴病有表发汗时大力护阳的道理,若太少两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为少阴病的禁忌证似乎更妥当些。一己之见,与楼主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3 08: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沉细,在里,是常。带数,却不可见数为表。不可以为表,所以不可发汗。后接286条,进一步言明不可发汗的道理是,汗则易亡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3 09: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
此条明确说明汗出亡阳是可以作为鉴别少阴病的特征性条目。不是说已经亡阳,可以理解为欲亡阳,或正在亡阳,脉阴阳俱紧,为何不是太阳伤寒?辨之要点就是汗出,亡阳。凭这一点就可以断为少阴里虚而不是太阳表实。为后续条文说明少阴无表发汗极易亡阳,有表发汗要顾护阳气做好铺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0-12-13 0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仲景书全篇皆通接严谨。告知医者无表不能发汗重要,还是发汗极易亡阳重要?所以,如何理解无阳,亡阳,单纯理解为无表是不够的。其意可明。论坛里有个帖子问伤寒派和火神派的关系,可以说是骨子里有关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8

积分

19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88
发表于 2010-12-25 11: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的解释,对我这样的初学者太有用了,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0

积分

39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0
发表于 2010-12-25 1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3: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汗,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此阳特点:可随汗出亡失,亡失后神伤,它是一种精气,是人体血管内皮的一种重要活性物质。它在体内人不烦躁,不恶风。它是什么?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3: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23条:“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脉微是阳虚,不可发汗,
那么阴虚呢?恶寒吗?不可下吐吗?还得再找。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此阳可被大青龙带到体表,微似汗时正好。汗出多时温粉扑可补其亡失。那么桂枝汤中的热粥是不是可补这种阳。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大青龙汤可使阳动而汗出,那么大青龙汤证是阳动不够了。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这个阳在日中较多。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
可见汗多阳微,下多阴弱。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此条看阳后竭色赤,阳气动脉血之色,阴气为静脉血之色。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则阳为色、颜、声。阴为骨、血、肌等。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阳脉浮长弦,阴脉沉细微缓。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阳盛承气,阳虚桂枝。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
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
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
,两足当热”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
麻黄发其阳
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甘草干姜可还阳,林亿谓麻黄发阳。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
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
,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婢汤之越。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
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
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
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
也。[245]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
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6]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动静脉血在毛细血管中顺接。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阳气退为厥之因。即灌注不良,若全身病,即低心排。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
戴阳
,下虚故也。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1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 1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
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
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
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
也。
阳取寸口阴取尺。
旋之又旋,众渺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5

积分

13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法仲景汤液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1-2-2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然者之类,当是后世注解,非仲景原文。
伤寒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只说其然,而不讨论所以然。
学而时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17:32 , Processed in 0.11447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