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92|回复: 9

伤寒论的整体理论在哪里

[复制链接]

18

主题

0

积分

1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6 09: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提倡方证的学者都说不能用内经解释伤寒论,甚至说两者无关,但《伤寒论》系统的基础理论在哪里?




上一篇:对四味健步汤的思考
下一篇:挑战方证对应的——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

96

主题

1093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Rank: 4

积分
1093
QQ
发表于 2011-1-6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理论,伤寒论记录的是实践。
就如你眼睛看到了红色,一定需要理论吗?
新手发言,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发表于 2011-1-6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一定有文化根基的支撑
不可能无端地生出一个什么东东来
《伤寒论》的整理写作和实践的所有人都是中国古文化里的人
这些人不可能脱离中国古文化
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宜审病机而施活变,弗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6 12: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中的整体观思想
    张仲景认识疾病时遵循了整体性辨证原则,首先着眼于整体功能态,即重视人体某一个症状以及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从而判断病理变化过程,把握病因与功能状态,预测病情演变。在辨证中充分考虑到自然、社会、体质、心理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临床上切不可只看到疾病的表象而忽略其内在本质,或被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所迷惑,一叶障目。伤寒论首先治疗的人,人或在自然与社会宇宙中,任何疾病的发生于发展都与之有关。
   一、太阳病辨证中的整体观
  《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处“阳浮而阴弱”并非仅仅指脉象浮缓,更重要的是认为病人整体功能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阴失守。但为何会出现“鼻鸣干呕”等症状呢?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表里之间常相互影响。太阳中风证表不和,邪热郁集于体表,翕翕然而难开也。气冲热壅,每每会影响里,致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
  原文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原文88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误下之后,邪由太阳之表内传里,但未完全入里,表证仍在。张仲景认为,太阳病引起变证,且原病证仍在时,应从病人整体功能状态出发,分辨两种病证的表里缓急轻重后,再确定如何治疗。如果病人功能状态属于阻滞状态或者未到衰竭状态,可以先解表后里,如果病人属于功能衰竭态,则急当救里,强行解表,必致虚脱之变证。若张仲景在施治时没有在整体上把握病情和标本缓急治则,则疾病的发展结果会截然不同,很可能造成误治

《伤寒论》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个迟,指的是人体功能,里虚,可以参考27、38、49条。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里虚或者说无阳之人,再具体的举个例子就是荣气不足,血少,则表里同时治疗,不可单独发汗,这个病人可以考虑桂枝新加汤,如果人体体表功能阻滞利害,可以考虑自创的麻黄新加汤:麻黄桂枝生白芍杏仁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类似的描述伤寒论很多的,240条本来是阳明,脉实就可以下法,脉浮就得发汗!可见阳明病如果功能阻滞,不兼有功能不足可以攻下,如果有功能不足可以考虑温里发汗通下、提壶揭盖法。桂枝汤与麻黄汤都可以改善人体的体表或者体内的功能阻滞。这种用法,量要变动的,治疗阳明病桂枝汤的生白芍量要大,麻黄汤的杏仁量要大。 按照我的理解,尺脉告诉人的是病位在里,迟或指脉搏频率,或指脉搏力度,根据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脉象,但是这个病人属于功能阻滞当中兼有功能不足或者功能衰微的情况,则是一致的,上面我说了功能不足可以是桂枝新加或者麻黄新加汤!如果是功能衰微当是桂枝新加汤加附子汤或者麻黄新加汤加附子剂,这些方剂体现尺中迟不可发汗的具体方证。不可发汗指的是方法,但是并不是说服了汤药之后不会出汗,阴阳自和则,愈。

 茯桂草枣汤证(原文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病人几经发汗,最易损伤心阳。又因人体五脏六腑存在着相互生克制约的关系,心在上位而主火,以其阳气震慑肾水而不至泛滥。今病人心阳已虚,导致心火不能下蛰以暖肾,肾水无以蒸化而停于下,复因上虚而欲上冲,故见脐下悸动,如奔豚之将作。因此,发汗致心阳虚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下焦水气内停为间接原因。治疗时,一方面要温通心阳,另一方面还要化气行水。方中重用茯苓利水宁心,配桂枝以通阳化气利水而绝欲作奔豚之势;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大枣伍甘草培土健脾以利于水气运化。全方共奏补心阳,利水气,平冲降逆之功。
   二、疾病预后的整体观
  原文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根据天人相应、五运六气的理论,推测太阳病欲解的有利时间。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变化。人体一旦得病,也可以借助外界的气候环境,激发人体自身的阴阳调节,以求得平衡,而抗病祛邪。《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乃闭。”人体之阳,若天与日,天阳之气与日之升降而有盛衰,人亦应之。巳未为阳旺之时,病气得天时旺气之助,则风寒之邪易散,这正体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天人感应之理。
  整体性原则几乎渗透在《伤寒论》的每一条原文中,指导着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以及疾病转归。因此在学习与运用《伤寒论》时,要注意培养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功能,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切末局限于症状与体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1-1-6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整体理论”在开篇第一方“桂枝汤”里。桂枝汤法,体现了伤寒论“损有余,补不足”的方证治法原理。
伤寒论把疾病分为阴阳两类和三阴三阳六病。察色、按脉,首别六病之病位,次别疾病之阴阳属性。
若能寻伤寒论所集,则可以“见病知源”。
若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夫,仲景岂敢夸口“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积分

16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指点,我纯属自学中医,特别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热爱中医, 我一开始学伤寒论,就是看不进去,后来经李国栋老师的指点,先学中基,我就从网上购买了六四版的《内经讲义》,越看越有味,光笔记就记了三本,有时我就想:圣仲为什么将他的理论搞得若隐若现呢?难道有缺憾才算经典?我接触中医也有段时间了,有时也有所感悟,在此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对《伤寒论》的看法:1.我觉得三部六病、八纲辨证对伤寒论的解释最完美,最接近仲圣本意。2.理在灵素、法在伤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2262

积分

833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2
QQ
发表于 2011-1-7 17: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最本意
是六经传变的动态过程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6782

积分

7366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82
发表于 2011-3-3 07: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伤寒学生比较尊崇岳美中先生的教诲:“仲景之书,最大的优点是列条文而不说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理,让人自己去体会,其精义也往往在于无字之中”,正所谓一家有一家的伤寒,由于修养、阅历、经验、知识结构的不同,每人品味出伤寒的滋味自然也不一样,然其有一点是共同的,各家都认为伤寒论中体现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辨证论治”,当然对“证”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认识,不过学生比较同意胡希恕先生的观点“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99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5-2 14: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的模式可能来源于河图洛书。用河图洛书的气化模式来解释六经的难题是比较合理的。例如,风寒外感为何先犯太阳?从河图可知太阳位北偏东,北为寒,东为风,风寒客人,宜先犯太阳艮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积分

6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29
发表于 2013-5-2 15: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就在辅行诀里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9 14:29 , Processed in 0.29561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