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226|回复: 2

[内科] 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5340

积分

688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340
QQ
发表于 2012-10-29 2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任X,女,67岁,胸闷、心悸1天余加重伴呼吸困难半小时,住院号:12887。既往有“慢性胃炎”10余年;有“高血压病”5年余,最高血压曾达190/110mmHg;查出有“冠心病”3月余,口唇紫绀,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脏彩超示:室壁运动局部延迟  心功能不全   CT示:1.双侧基底节、放射冠腔隙性梗阻 2.脑萎缩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T波低平 轻度STT异常 右心室肥大。  其人形体偏胖,纳差,头晕,舌麻,肢体功能尚好,舌淡苔白腻,脉结代。201272日住院期间,间断吸氧,泵硝酸甘油,静滴倍他司丁、丹参、黄芪、血塞通,经治四天,呼吸困难较前好转,余证持续存在,76日初诊,BP180/1000mmHg见证如上,处方:
炙甘草25g  干姜15g  大枣15g  桂枝30g  红参15g(另炖) 麦冬20g  阿胶15g(烊化) 玉竹20g  薤白15g  瓜蒌15g  清半夏15g  枳实15g  厚朴15g。三副,水煎温服,日一副。
2诊,心悸、胸闷、食欲好转,肺部呼吸音粗,未及啰音,BP160/90mmHg,仍感头晕、舌麻,舌淡苔腻,脉滑,处方:
陈皮15g  清半夏15g  茯苓15g  枳实15g  竹茹20g  胆南星15g  葛根30g  干姜6g  僵蚕15g  地龙20g   黄连9g  苍术15g  香附15g。三副,水煎温服,日一副。
按:服第五副药时,患者仍诉心悸、胸闷,由此发出思考,个人觉得如果病机复杂,病症较多时,应该经方叠加使用才能提高疗效,况且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二阳合病、三阳并病等情形时处以麻桂各半汤、柴桂汤等经方叠加使用,并不拘泥于单方独用,所以还是有是病用是药,有是病用是方,不必拘泥。而所谓的方证辩证、体质辨证、药证辨证,包括传统的八纲、六经辨证都在传统医学辨证范畴,但方证辩证、体质辨证、药证辨证比传统医学的辩证论治更上一层楼,更容易学习、领悟,更有利于临床学习应用。六付药服完后,患者诉头晕较前稍有好转,仍感心悸、胸闷,病人至县医院检查,后告知心肌梗塞,要求转院。此例病人虽未收全功,由此引发的思考,值得深思,故谨记此案,以供各位师长、同道指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上一篇:经方辨治高冠心一例
下一篇:胃胀案
面壁十年图破壁。

1

主题

882

积分

12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82
发表于 2012-10-30 0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小了,看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5340

积分

688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34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X,女,67岁,胸闷、心悸1天余加重伴呼吸困难半小时,住院号:12887。既往有“慢性胃炎”10余年;有“高血压病”5年余,最高血压曾达190/110mmHg;查出有“冠心病”3月余,口唇紫绀,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脏彩超示:室壁运动局部延迟  心功能不全   CT示:1.双侧基底节、放射冠腔隙性梗阻 2.脑萎缩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T波低平 轻度ST-T异常 右心室肥大。  其人形体偏胖,纳差,头晕,舌麻,肢体功能尚好,舌淡苔白腻,脉结代。2012年7月2日住院期间,间断吸氧,泵硝酸甘油,静滴倍他司丁、丹参、黄芪、血塞通,经治四天,呼吸困难较前好转,余证持续存在,7月6日初诊,BP180/1000mmHg见证如上,处方:
炙甘草25g  干姜15g  大枣15g  桂枝30g  红参15g(另炖) 麦冬20g  阿胶15g(烊化) 玉竹20g  薤白15g  瓜蒌15g  清半夏15g  枳实15g  厚朴15g。三副,水煎温服,日一副。
2诊,心悸、胸闷、食欲好转,肺部呼吸音粗,未及啰音,BP160/90mmHg,仍感头晕、舌麻,舌淡苔腻,脉滑,处方:
陈皮15g  清半夏15g  茯苓15g  枳实15g  竹茹20g  胆南星15g  葛根30g  干姜6g  僵蚕15g  地龙20g   黄连9g  苍术15g  香附15g。三副,水煎温服,日一副。
按:服第五副药时,患者仍诉心悸、胸闷,由此发出思考,个人觉得如果病机复杂,病症较多时,应该经方叠加使用才能提高疗效,况且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二阳合病、三阳并病等情形时处以麻桂各半汤、柴桂汤等经方叠加使用,并不拘泥于单方独用,所以还是有是病用是药,有是病用是方,不必拘泥。而所谓的方证辩证、体质辨证、药证辨证,包括传统的八纲、六经辨证都在传统医学辨证范畴,但方证辩证、体质辨证、药证辨证比传统医学的辩证论治更上一层楼,更容易学习、领悟,更有利于临床学习应用。六付药服完后,患者诉头晕较前稍有好转,仍感心悸、胸闷,病人至县医院检查,后告知心肌梗塞,要求转院。此例病人虽未收全功,由此引发的思考,值得深思,故谨记此案,以供各位师长、同道指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面壁十年图破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8:08 , Processed in 0.60859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