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97|回复: 33

[其他] 冥想出经方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13-10-14 13: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冥想出经方:

写这篇文字的因由是因为经方医学论坛总版主黄煌先生最近于“仲景学术”版块一篇主题为“经方是单纯试出来的吗”之文章后跟帖之第18楼的回帖文字“不经过试验,难道经方就在冥想中产生?”所感而引发。

“不经过试验,难道经方就在冥想中产生?”

我暂不回答黄煌先生这句质疑的问语。这里先与大家一起来搞清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基本内容皆来至于百度,当然百度的概念也不一定完善正确,对此,我罗列出来,与大家与黄煌先生或者黄煌先生的弟子学生们一起来或厘清完善或修改这些个基本概念,在达成一致后,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认同肯定这些基本概念,也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在基本概念共识的基础上才能有中医学问上的相互提携进步。我诚心期待这篇文字有一个好的理性的讨论氛围,不论对错,以理和合,纯粹学术,摒弃闲杂。

下面先引百度“试验”的概念及其与“实验”概念的鉴别:




上一篇:电影《医痴叶天士》
下一篇:半夏有毒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验:

指已知某种事物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与实验不同,若您想了解有关“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还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在旧时指考试;测验。

同义词辨析

在一些情况下,“实验”和“试验”两个词容易被人们混淆。

一、试验和实验有什么区别?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二、试验和实验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

同义词辨析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最根本的一个方面是从语素的辨析入手。“实验”、“试验”的相同语素是“验”,即“检验”,
这是两者成为同义词的基础,不同语素是“实”、“试”,这是同中有异的原因所在。
我们先看《现代汉语词典》中这两个词的释义:【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从《现汉》释义同时结合各自的语素意义可以看出:实验中被检验的是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而试验中用来检验的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通过使用、试用来进行。
实验是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它是相对于知识理论的实际操作。试验是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的操作,用来检测那里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它是就事论事的。试验都是实验。实验比试验的范围宽广。工厂的产品可以抽样检测,是试验。试验的结果可能是破坏性的,因此不能试验所有的产品。相反,如果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必须对所有产品都做最起码的检测,以证明它基本达标。用地震方法检测地下蕴藏必须保证不影响社会生活和生态坏境变迁。社会计划的试点也是试验。试验中,试验对象是明确的,试验目的是检查它能不能正常运行、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该条件允许的范围。对社会生活或个体人生作试验具有改变现实的性质,应该非常谨慎,有些甚至是要禁止的。对人类的克隆有可能改变人类,也就遇到了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界限。不改变社会或个体人生的实验,不破坏事物的实验可以自由进行。制造新的宇宙飞行航天器既是实验也是试验,因为那里的风险太大,参与它的人员必须有大无畏精神。它成功了就是实验成就。它失败了也就只是人类顽固试验的初出茅庐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

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实验,区别于试验,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明确、具体、可操作、有数据、有算法、有责任的技术操作行为。通常实验要预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最终以“实验报告”的新闻形式发表“实验结果”。

而“试验”指的是在未知事物,或对别人已知的某种事物而在自己未知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探性操作。

张悉妮“聪明灯”实验室,在发明SEE技术时,就经历了无数次“实验”,其中也包含有“试验”的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

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1. 指社会和自然和个体的有意识的下意识的一切斗争活动客观活动,是客观的存在。一般实践伴随着个体生命的起止而起止,伴随着时局个体意识的变化而变化。依据相对的表现,或隐或显,或爆或燃,或强化或弱化,或有序或无序,或持续或中断,错综复杂。基于相对的考量,生理实践和心理实践,个体实践和团体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 - 详细解释
1. 实行;履行。   

《宋史·理宗纪》:“至我朝 周敦颐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明 徐渭 《季先生祠堂碑》:“﹝ 先生 ﹞著书数百万言,大都精考索,务实践。”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 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2. 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毛泽东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艾青 《光的赞歌》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

实践 - 实践概念的基本发展
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在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中揭示人的思想产生于劳动即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在马克思那其主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强调人的社会意识具有的生产力历史性、阶级性。但他们都是物质的,辩证的。   

人的主观与客观存在都是物质的。主、客观是认识论上的区别,是相对于实践的内外关系的定义。实践论是基础于唯物论及辩证法两者总体的认识。毛泽东的《实践论》强调实践的主客观矛盾发展对于认识及再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上升到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当代以来强调实践的真理标准,其包含真理的发现及检验、实现,见之于客观。   

人是人的客观存在。人本身是物质的,是具有特定意识体存在的客观物质。人内在矛盾的包含一对物质矛盾:意识本体对于生命本体的物质矛盾,此一矛盾是人类内在的基本矛盾,是物质的。人内在矛盾总体同时与外在世界构成人类的发展矛盾。其同时可分个人主体的外在社会及自然矛盾与社会主体的人类内在与外在矛盾。这些矛盾总体的是人的实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社会总体矛盾的解放探索与对于自然的解放探索。当代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科学及社会发展进行新的发现与探索在个人为核心的人类内在矛盾实践领域进行广泛的探索,汲取资产阶级学者的有益成果,进一步扩大研究范畴,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进行了全面丰富。

实践 -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自觉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般规律,是自我意识的必然。自发是无意识的自然活动,其是人基础于自然进化的基础所具有的属性。人类基本的实践矛盾就在于内在的自我本质对于自我自然的发现及创新。而人类由于实践的科学化,在生产力进步的社会化中外在矛盾的实践再反作用于自我本体形成对于自我本体的实践主导。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

实践 - 什么是实践
实践与思想相互共同。从广义上来讲,实践是思想的内部斗争和与外斗争之总合,或者说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实践以思想为本。没有思想参与的物质活动是不足以称之为实践的.思想是实践最基本的东西。所谓思想的与外斗争,就是思想与物质的斗争。从广义上来说,实践即思想,思想即实践。

实践 - 思想与实践相互区分
实践为思外的实践,思外的实践与思内的虚践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的区分错综而复杂。从最根本上来讲,狭义实践指思想的与外斗争,即思想与物质的斗争,而最基本的则是思想与狭义物质的斗争。狭义思想指思想的内部斗争。通常所说的实践是指狭义的实践.

实践 - 在思想与物质的关系
在思想与物质的关系中包含着这样的两个方面,即从物质到思想和从思想到物质这样的两个方面.从物质到思想是物质对思想的改造,而从思想到物质则是思想对物质的改造.最狭义的实践则专指思想对物质的改造.即从思想到物质.

实践 - 实践意识的表现形式
实践是主体的行为,是实践意识的表现形式。实践是主体发现客体对自己有所影响后,为了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肌肉运动组织在思维组织产生的实践意识指挥下,对影响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事物、现象、环境、矛盾和问题进行处置,以实现主体生存和发展目标的行为。   

处在变化运动过程中的事物、现象、环境经常会对主体提出一些要求,主体只有通过自身行为努力满足客观现实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人是实践行为的主体之一。人不仅是一个思维者、一个认识者,而且还是一个实践者。人为什么要实践?人之所以要实践、要行动、要运用肌肉运动组织做事,是因为人遇到了必须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解决的影响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是因为人已经认识到现实的客观事物和环境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到人具有实践的的能力、具有通过自身的肌肉运动组织的行动和行为解决遇到的生存矛盾和问题,实现生存发展目标的能力。认识到实践是人必选的生活方式。   

实践意识是主体生来具有的生存意识和后天获得的全部知识经过思维融合产生的结果。   

实践意识是主体发现自身生存遇到了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后,思维组织通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分析处理产生的,是指挥主体的肌肉运动组织进行活动、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生存发展目标的意向、方案、路线、方法和命令。   

实践意识是主体实践行为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主体在实践行为发生以前思维组织确立的具体形式的主体意识,它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对象、实践方案、实践方法和手段等内容。   

实践是主体在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是主体生活的担保和根据,是主体的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实践反映了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了主体在面对生存挑战时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响做出的反作用。   

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在实践发生以前确立的实践方案的逐步展现的过程,是主体为实现生存发展的目标、执行思维组织发出的实践命令的过程,是我们认识和发现实践意识的桥梁和必经之路。   

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肌肉运动组织的每一个细微活动,都是在神经中枢发出的电信号的命令指挥下实现的,没有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信号的指挥,肌肉运动组织就不会发生无缘无故的运动。   

神经中枢产生和发出的承载着实践意识的一组电子信号,是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是实践意识的物理存在形式。实践意识存在于神经中枢向有关肌肉运动组织有序发出的一组电子命令信号之中。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进行的分析和处理,是思维组织内部发生的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运动和反应,思维的过程是我们完全可以认识的生化运动和物理运动的过程。   

电子计算机具有类似人脑的思维功能。计算机的思维,计算机对经输入组织获得的电子信息知识的分析处理,是计算机内部进行的遵循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的运动。虽然计算机的思维不包含生物化学的运动和变化,比人的思维简单的多,但是两种思维产生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人脑和电脑的思维都能产生出指挥主体行为的电子信号命令。电脑思维的结果表现为电脑向显示器发出的将特定语言文字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电子信号命令,人脑思维的结果表现为人脑向肌肉运动组织发出的指挥人的具体行为电子信号命令。   

眨眼睛是简单的实践行为,数百万人参加的战争或经济建设是复杂的实践行为,虽然这两种实践行为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和组成部分,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实践意识,都是人脑发出的实践意识的自然展现形式,都是主体神经中枢产生和发出的一组完整的电子信号的展现形式。

实践 - 实践自身的规定和特点
实践具有自身的规定和特点,是同思维和认识相互区别和相互对立的主体行为,但是实践不能脱离思维和认识独立存在,实践需要思维产生的实践意识作指挥,思维需要认识获得的知识作基础,没有思维和认识就没有实践。实践、思维和认识是统一的整体,是前后相继、水乳交融的主体日常行为。   

实践是世界和万物的创造者,没有实践就没有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就没有实践创造的城市、农村、山川、田野和万物,就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实践不仅创造出新的客体,而且创造出新的主体。   

人的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的实践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全部人类历史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自身和人的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 -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

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③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试验活动。除以上3种基本形式外,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是历史的活动。科学证明,人类历史同自然历史都是客观的过程。同样,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实践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

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第一次对实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和规定,并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哲学,由此制定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完成了旧唯物主义所无法完成的彻底批判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朗,致使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也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实践的意义,但它否认实践的客观性,甚至否认实践对象的客观性,把实践等同于主观经验;否认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把实践的能动性夸大为人的主观随意创造;否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把实践当作个人生物式地应付环境的行为;把实践取得对个人有用的效界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不考虑认识内容是否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实践 -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

1基本解释

冥想是瑜伽中最珍贵的一项技法,是实现入定的途径。一切真实无讹的瑜伽冥想术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修习瑜伽者通过瑜伽冥想来制服心灵(心思意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The Original Cause万源之源)直接沟通。瑜伽冥想的真义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为了更多的认识克服物质欲念的瑜伽冥想方法,你就必须很好地掌握古代瑜伽关于物质自然界三种状态的传统概念即愚昧无知、激情和善良。

2三种状态

根据瑜伽师们的说法,自我,即人,由于受到自然界三种状态的蒙蔽,所以是受控制、受支配的。如果一个人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影响支配下,就会希望获得某一特定类型的感官享受,例如,如果一个人是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影响支配下,他可能想睡眠或被麻醉;如果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的影响支配下,他可能要作性的享乐;如果一个人是处于善良状态的影响支配下,他可能要享受在公园或农村度过和平宁静的一天。因此,所有这些情况,是人的欲念的性质由自然界中哪一种影响支配着他的状态来决定的。
  按瑜伽师的看法,只要一个人仍然是受到物质自然界的三种状态即愚昧无知、激情和善良的支配,他就不是自由的——还没有从物质欲念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要从物质欲念中解脱出来,他就必须超脱自然界这三种状态的影响。每一个人都被愚昧无知、激情和善良所蒙蔽着。可是,在任何特定时刻这三者中总有一种占着主要地位。
  愚昧无知是最糟糕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结果是疯狂、幻觉妄想、怠惰等。
  激情状态优于愚昧无知状态,但它意味着重大执著、不可控制的欲念、追求和紧张的努力等等特征。
  而善良状态比其他状态更纯洁,光辉四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们培育、发展智慧,但是他们却受到幸福这一概念的制约。
  处于善良状态的人仍然只是对自己的幸福感兴趣。换言之,虽然他的欲念,要比处于愚昧无知或激情状态的人的欲念更纯洁些、更微妙些,但他仍然是以私己为中心的。当愚昧无知状态或激情状态开始影响他的身心,从而剥夺了他从善良状态所获得的幸福时,这样的人就会感到非常难过和沮丧。他还没有超脱所有这三者的影响——对于这三种影响的自然活动,他不能够保持作为一个不受影响的、超脱的见证人的地位。他还没有达到对整体作出爱心服务的那个高度上——因此,他并没有真正获得解脱。只有当这个被禁锢在肉体中的生灵能够超越这三种状态时,他才能从出生、死亡、衰老和此三者的痛苦中解脱,而在今生也能享受甘露。
  只有对自身幸福不感兴趣的人才能够真正幸福,这个见解,在愚昧无知的人看来,似乎是怪论,令人糊涂——但是,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则是合乎逻辑和容易理解的。
  实现瑜伽至善境界的人就是这样的人:当愚昧无知、激情或善良状态在他的身心发挥着作用时,他意识到这种情况、但却体会到自己超脱这种影响或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既不对这些影响唯命是从(即不对自己的身心唯命是从)也不因为这些影响正在发挥作用而感到憎恶。他是作为一个超脱的见证人来体验这一切的。如果说,他既不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影响的命令要求上,也不对这些影响唯命是从,那么,他又注意什么,听命于什么事物呢?回答是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对整体的服务上,因为他受到精神之爱的力量的鼓舞或推动,而这种力量是超越愚昧无知、激情或善良等状态而与它们迥然不同的。这样一个解脱了的瑜伽士可以比喻为一个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而对天气不太在意的人。可能是阳光普照的晴天(这可以比拟为善良状态〕,或者云霾密布的阴天(这可以比拟为激情状态),或者是雨天(这可以比拟为愚昧无知状态)。虽然他知道:“啊,今天有太阳”或者“啊,今天下雨啊!”但他仍然埋头做自已的工作。
  据瑜伽师的看法,从物质自然界三种状态的影响下获得解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如果一个原先主要地是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人从事瑜伽练习和采取瑜伽生活方式,他就逐渐愈来愈多地处于激情状态下,还多少处于善良状态下。然后,随着他继续练习下去,他就会逐渐地、愈来愈多地处于善良状态的影响下,而愈少处于激情状态的影响下,甚至更少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影响下了。然后,他还逐步超越善良状态的影晌。这样一种状态就叫做纯化了的善良状态,或超然状态。或入定(Samadhi)。
  因此,一切习瑜伽者的当务之急是力图从愚昧无知和激情状态的影响下解脱出来。实现这一点的办法是愈来愈多地转而处于善良状态的影响之下。循此以往,习瑜伽者就逐步连善良状态的影响也超越了。
  一个人要超越所有这三种状态,就必须首先基本上坚守住善良状态,而不是依附愚昧无知或激情状态,原因在于善良状态正是摆脱这三种状态的出发点。在获得解脱之后,无论愚昧无知、激情或善良三者哪一种活跃起来,人都始终不为所动。
  因此,所有瑜伽冥想练习的目的都是要使人从物质自然界的这三种状态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先从解脱愚昧无知和激情状态开始,最后,连善良状态也解脱了。

3瑜伽冥想

在所有的瑜伽冥想体系中,没有哪一种比得上瑜伽语音冥想的功效那么直接,久经时间考验或广为人们使用。如前所述,瑜伽语音冥想可以和提升生命之气的功法一起配合着练中,也可以中身单项地练习。
瑜伽语音冥想又称曼特拉( Mantra)冥想。梵语词“曼特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曼”( man)和“特拉”( tra)。“曼”的意思是“心灵”。“特拉”的意思是“引开去”。因此,“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灵从其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欲念、精神负担等等引离开去的一组特殊语音。一个人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语音上,就能逐渐超越愚昧无知和激情等品质,而处身在善良品质的高度上。从这一步,瑜伽冥想更往深处发展,逐渐演变为完美的禅,而最终地进入入定状态。
试图凭借注意力使心灵保持专注在某一对象事物上,是违反心灵的能力的。这样做是困难而徒然的。这实际上也是违反瑜伽冥想术的原则的。在瑜伽冥想术中,人要轻柔地设法把他的心灵集中在某一对象事物上,如果心灵要离开这事物,他就设法逮住它,把它带回来。但这是做得极为柔和的。
瑜伽语音冥想练习极为简便易行。没有什么硬性的严格的规定。有时候是心与口同时反复诵念,有时候只是默念而已。出声念诵时,有时是低声悄语似地反复念,有时用普通语音响度念,有时又是用有节奏的歌唱方式来诵念。有时诵念与呼吸保持同步节奏,有时又不必如此。有时是坐着念,有时站着念,有时走着念,等等。练习者双眼有时是闭合的,有时是部分地闭合的,有时是完全张开的。

4冥想的误区

冥想与调息入静技法可不必同时练习
冥想前的入静技法,如调息术、收束法、契合法,以及一些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技法。那么,是不是在练瑜伽语音冥想时,得搭配这些技法一块儿练,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呢?
其实,你不需要练习任何冥想前预备技法,只需练习瑜伽语音冥想,就可以达到瑜伽冥想的最高境界。
  和瑜伽姿势一样,收束法、契合法和调息术(呼吸和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技法)都是为瑜伽语音冥想服务的。如果你觉得任何一种技法,能直接或间接地帮你将心思投人瑜伽语音冥想中,你不妨修炼这些技法。但是如果你不需要靠这些技法就能达到心思专一地沉浸在瑜伽语音冥想上,就别花费宝贵的时间了。
举例来说,某人练瑜伽姿势可能是因为它有保健和强身的作用,并能释放浅层的紧张与压力,这样,他在做瑜伽语音冥想时,轻易即能达到专心一意的状态。这就是说,他的瑜伽姿势是为瑜伽语音冥想服务的。同样地,一些人练收束法、契合法和调息术,或其他能培养或操控生命之气的技法,是因为感到这些练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瑜伽语音冥想修炼提供帮助。
瑜伽语音冥想并不需要诸如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等技法的辅助,相反,这些技法需要瑜伽语音冥想的协助,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的精神价值;否则,它们的价值就只能局限在身体和心理的层面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于练习冥想前的预备技法,那你可以伴随着瑜伽语音冥想继续练这些技法。但如果你还不熟悉这些入静技法,以冥想的实质与调息入静的主次关系来看,就不必要为此而花费宝贵的时间(但若是有具体的疾病或不适,学练这些冥想前预备技法,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益处)。
瑜伽冥想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心思空无一物或者达到“无我”的境界
而是让心思感应到具有精神性的超然语音,从而达到净化意识的效果。
一般来说,让思想做到“空静空无”近似徒劳无功,这种尝试只会带来挫折感。哪怕就在“什么念头也没有”这个状态出现的那一刻,你也会想:“啊,我差不多做到了!我几乎什么念头都没有!”但这么一想,不是就有新的念头进入思维了吗?!是你正在想“自己什么也没想”。根据瑜伽科学,“无我”的境界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按照瑜伽的说法,涅槃并不是终止存在的意思,而是终结无知又痛苦的无意义的存在。真正完美的涅槃就是体悟充满精神之爱、内在智慧和目标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件事对我们来说,比自己的存在更真实;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自然。
因此,认为瑜伽冥想的目的是叫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或终止存在,这实质是很难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任何企图毁灭存在的做法,实际上只是无望地挣扎和浪费时间,根本无法解决痛苦。解决痛苦的办法不是试图终止或忘掉自我的存在,而是让我们的存在更有意义,充满精神之爱及智慧,最终获得美满的生活。
要是人缺了精神之爱及智慧,就自然难以认识到存在的目的,就会一直处在不快乐的状态中。不过,通过瑜伽冥想的练习,我们认识到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追求的不再是结束或忘却自我,而是明白人生有更长远的目标,并快乐地生活。

5冥想训练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习练,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
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8、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定静。[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心性锻炼法,在 瑜伽里经常使用的,在佛教中则称为禅定或禅那。大致可分为两种作法,一为将注意力集中一处不动,例如集中于身上脉轮、咒语或身前的烛火等等。二为心里观想特定图案景象维持不动,如复杂的曼陀罗图案,有次序的颜色景象变换以及上师神明图案等等。 通常必须先于第一作法得到成果再进行第二种作法,任何一种观想或集中都有其特定效果与副作用,所以必须依赖有经验的老师指导。

道家也有“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积精全神”、“守一”、“心斋”、“坐忘”之类的冥想方法。上清派强调登斋入靖、存思诸神形象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字面上的解释:冥,就是泯灭。想,就是你的思维、思虑,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头、思虑给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误认为只有坐在那里才是冥想,甚至还专门为冥想设立了一堂课程,实际上随时随地可以进入无思虑的这种状态。例如体位法、观察呼吸也可以进入DHYANA,做体式的时候通过呼吸移动身体,当用呼吸移动身体,当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已经处于一种DHYANA的状态,有人把体式运动叫做移动冥想。移动冥想从什么作为入口,通过一段时间来观察我们的身体,会发现在身体里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制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动身体、眨眼、吸气、闭气,是你可以控制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头发的生长是你无法指挥他的,是你不能够控制的。  冥想是从我们身体的可控部分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个高度的弯曲,当你弯曲伸展,伸展到极限的时候,思维在这个时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体式要求尽量做到身体的极限,到达身体的极限后意识进入到了感知的状态,进入DHYANA的状态。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层意思:无限扩充,无限伸展的意思,做一个体式达到无限伸展的时候,就进入了DHYANA这种状态,练体式是使用了身体的极限,身体的运动后很多老师会设一些烛光冥想、OM声冥想、观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烛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张开,不要眨眼,其实只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蜡烛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蜡烛,把眼睛睁开,尽量不眨眼,可控系统达到非可控的时候,眼睛睁开了一会,疲劳了需要眨眼来保护眼睛,但是你控制他,不眨,这时头脑的思维就停止了,这时候没有了任何思维。冥想的锻炼实际上是利用身体可控的部分切断思维,呼吸也一样,很多老师会教呼气、吸气、屏气。我们来实验一下,深吸一口气后屏息,在屏息这一瞬间头脑进入真空状态,无法进行思维。就进入了DHYANA。  当思维切断的时候,有一种能量自动流淌,进入感知,感知和思维是很难同时存在的,当思维存在太厉害的时候感知就会消失。  DHYANA这种状态是处于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疯子没有思维的感知。小孩和疯子的思维是低级的尚未启动的,其感知是无知的和无智慧的。DHYANA是知觉和智慧高度的统一。  想是比较难讲解的内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够用话语表达的东西,很多书都说,冥想是不可以说,是不可以讲的。但我们古代的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不可说的东西还是可以说出来的,尽管说出来的东西不是原来的东西,还是要去体会,尽量去阐述他。在YOGA修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这个词就来源于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这个词翻译成“禅”,古代通过达摩祖师传给中国,又由中国传给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语言里找不到DHYANA这样的词汇,只能翻译成MEDITATION(心灵的药物)来源于MEDICINE(药物)。现在的冥想来自于MEDITATION的翻译,也会把MEDITATION翻译成为静心、静修,基本上在网络上把奥修的东西翻译成静心。  冥想课程就是禅的课程。冥想、禅是一种感知状态。  什么是感知、知觉:知觉就是说,你打了我一下或被开水烫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种知觉的感应。DHYANA:我们的头脑经常处于一种思虑的状态,老在想东西,想太多就忘记了知觉,当一个人的思虑太多,就会忘记身体的感知能力,长期处于思虑状态,心灵跟身体会高度的分裂,当很强烈的分裂时会失眠、焦虑、紧张,由此引起各种病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等。  当一个人远离了知觉,处于“失念”的状态,其思维是完全脱离身体的,知觉失去了感知能力。留意观察一下路上的行人你会看到,特别是在大城市,你观察他们,每个人走路的时候不是在走路,他在走的时候眼睛、动作各方面都被带到他脑子里想象的另外一个目的地方的,很难有一个很轻松走路的时候,这种走路的状态就是把意念拔离了身体。如果你在清晨或者黄昏的时候,去观察在公园锻炼的老人,你会发现这时他们走路的状态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走而走,动作肢体有和谐在里面。当一个人过度的思虑,使心灵离开了身体,身体和心灵的分裂,这种分裂产生各种疾病。  DHYANA就是通过瑜伽修习,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你重新把心灵和身体结合起来,进入一种感知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所以用DHYANA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这才是我们修习瑜伽的目的和效果。  现代医学证实:  1、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春山茂雄从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证实,进行利导思维的人,大脑能分泌出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称为“内啡呔”。它不仅能改善大脑,保持脑细胞的年轻活力,而且能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的感觉,使免疫功能增强,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人体发生疾病时的自愈力)能力。  2、从脑电波观察,我们的身体紧张或感到烦闷时,β波就出现不止,这是产生生活环境病或癌症、精神病、失眠、神经症等疾病的原因之一。一九九七年日本东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渡边泱博士、河内明宏和鸭井和实医生等,合作进行了瑜伽冥想时脑电波的情况的实验,他们发现冥想后大量出现β波这是别的健康法风不到的独特功效。波大量出现时,脑中枢会感到爽快、调合,病和致病的因素就会从脑中解除。  3、冥想进舌尖抵住上鄂,舌根受到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唾液不仅是消化必需的,而且内含一种能抑制癌的过氧化物酶和防老的激素。  4、当冥想达到一种禅定的状态时全身放松,心跳明显减慢,呼吸呈一种龟息状态,机体代谢随之降低,大脑及组织器官处于休息中,耗氧量减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种储蓄生命、延缓衰老的最佳方法。  5、冥想,经测定肌肉及脑神经放松,全身血液流动量提高15-16倍,稳中有各组织器官得到滋养,使脸部皮肤内层的水分充足、营养增加,给人一种容光焕发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静坐冥想美容热。  6、基因学说:人类基因工程学确认基因是人体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复的有力武器。做为第四次医学革命的基因疗法最成功的成果是:用于治疗心脏病。在治疗基因性疾病、预防艾滋病和癌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既然人类可以将基因用于治疗,那么基因的改变也可以影响人的智力、外貌、性别、体形等。冥想可以产生积极的思维方法,消除负面情绪,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起到自我修护基因的效果。  首先来学习打坐.如果是从小开始冥想的话,打坐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对于大人好像就......  双腿交叉坐在垫子上(垫子要有10cm那么厚吧),左脚后跟尽量贴近身体,抬右脚放在左小腿上,(如果可能放在大腿上).你可以左右脚交换放.目标是有一天你的右脚放在左大腿上的时候,你的左脚还可以放在右腿上,那就ok了.(如果痛的话,不要硬来,慢慢自然会好.) 手放的方法可以随便,不过常用的是双手合十,或者打手印(如果你知道一些的话).要不就那么放着也不错.  也许你可以戴个特别的饰物,然后做一些特别的动作(比如先祈祷什么).你可以自己赋予这些动作和饰物宗教意义(比如精灵或者...什么都可以).你也可以薰香,或放音乐,但最后要让音乐消失,否则只会影响你以后的成果.不要太复杂.简单的仪式可以让你容易进入状态.  那么,开始制定你的冥想方案.我们需要规律的练习.最好每个星期有1天完全用来静修.(我是说最好,没时间也没关系.) 在那一天,起码要做4次冥想,每次半个钟头.(如果你能整天做当然更好) 在间隔的时间里做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打扫或者读与冥想有关的书.做什么都要全神贯注. 食物最好事先准备,简单一点就可以,清淡一点.(整天吃沙拉还可以帮助减肥.)不要吃或喝刺激性的东西. 如果还需要其他东西,最好事先准备好,找东西只会让人烦躁. 你可以自己静修,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过有个规矩是:除了同伴,不要到处张扬这些事情.  如果你觉得坐半个小时很痛苦,可以慢慢延长时间. 有时候,你可以特意测一下,在你觉得舒服的时候自由延长冥想时间,完事以后再看表,你很可能发现过去的时间比你感觉到的要多得多! 当然,每个人都不一样,也许时间刚好.  在你每次做完冥想后,尽量保持那种愉悦,客观的心情.最开始它可能一会儿就消失了,以后会逐渐延长.如果你在生命的每个时刻都保持这样的状态,你就是得道高人了.  你可以随时随地做简单的练习. 体会你每一刻的情绪,动作,告诉自己自己在做什么. 你也可以排除杂念仔细聆听风声......随你喜欢.  虽然这个问题我只写了短短几行,但这正式这节课最重要的一部分:随时冥想,随时修行,生命可以是一条进修的长河......这次课是个小小的总结,没有特别的内容.如果你已经入门,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内容非常重要.如果还没有入门,而是渴求另一种奇迹的话......我说的就全部是糟柏了.  先让我们看看我们心想的力量有多么大。  现在跟我做(做一次就行了,这只是个游戏,不是什么法门。当然,如果你愿意多玩几次也行啦……〕  现在想,你旁边的桌上有个柠檬。想象它鲜亮的黄色,它皮的质感,柔和的线条……它的皮上还有刚洗完的水珠……你要认真地想,就像它真的在那。闭上双眼,尽量丰富你的想象。 差不多了吧。现在想象你手里有一把水果刀,你把它从中间切开。包在皮里柠檬黄色水灵灵的果肉就出现了,还有汁水被挤出来了,溅在你手上。刀一下切到底,咣一声。切开的柠檬在桌上晃着。(尽量丰富你的想象)然后,你把柠檬拿起来,端详一下,一口咬下去!…… 告诉我,什么感觉?反正我已经写得满口口水了……我第一次做的时候,觉得好像真的吃到了,又挤眼,又吐舌头,悲惨极了!看到把,只要你想得足够仔细认真,就会有特别的效果出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3: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

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1含义释义①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②经典医著中的方剂。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
③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2两种说法说法一
一是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记载“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的经方十一家,但。经方十一家,包括《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 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原书今俱已失传。梁代·陶弘景曾经亲眼见过《汤液经法》,从中摘抄部分方剂,写成《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一卷。据说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盗取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箓装箱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但原书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所幸当时有人已将全书默记,而有传抄件存世。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根据传抄件整理成书,附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诸于世。
说法二
中医学界最为普遍的说法,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刘东军易演伤寒论》对“何谓经方”的解释
如今到各大中医论坛看看,满眼都是经方教授,满眼都是经方大师(不过最近这半年似乎都哑火了)。这个时候我这个题目看上去是不是觉得可笑?
什么是经方。有人曾回答“仲景之方就是经方”也有人回答“古代人的经验之方”就是经方。
唉。。。。。。
终究这个时代、已不是纠其学问的时代了。驱之若鹫者、都是因为一旦打出“经方”这面旗帜就便仿佛“通了古了”。
何谓经。这个问题不搞明白,那么说经方基本等于胡说八道。我这里不用引经据典,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经者,乃是宇宙变化之经过也。所有《内经》的有字语言和十二辟卦的无字语言要论述的大致都不外与此。然而,宇宙大人体,人体小宇宙。再小小到现代所谓纳米宇宙。世界上再先进的计算仪器也计算不完的宏观宇宙、微观宇宙中各自的变化次序。这里面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中医的《黄帝内经》却已经做出了论述。即《五运行大论》开头的一段:“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人中之五行人)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天地阴阳合起来则可以得到它的合并之象)。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那么到底以多少象来推呢?怎么推呢?
古人有回答。鄙人不才,则做了一个小小的发明如下:
从宇宙的空间来说,可以概括为六种阴阳结构的气体膨胀空间。
同样也有六种阴阳结构的相反实物质来概括。图示如下:

易演中医(2张)

古代人将这十二种时空物质按照膨胀收缩序列排列起来,则就是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太极图。古人的排序数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地支: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样以来,宇宙的纵向空间排序就出来了,恰好就是我们经常见过的太极图---(有时候这个图被一些人绘反了挂在庙堂上装饰自己,全世界因此都知道东方智慧就是阴阳俩鱼,还被人按了俩鱼眼!但有几人知道这个阴阳鱼是在说什么的却寥寥无几,所谓的易经学术界,也只是剩下一些人在哪里以此装裱装裱而已)以至于某些国家,还把这种太极图拿去装裱自己的国旗更也是令人无语。这话在这儿咱就不说下去了---越说可能得罪的面儿越大。
能够促使这些宇宙结构改变的动力则是来自《黄帝内经》上所说的大气的五种运行方式,既简称五运,也有叫做五行。既生,长,化,收,藏,这五种大气运行趋势。也被称作木,火,土,金,水。注意:这只是五种五行属性的象形物质而已。不是后来那些被西方物理学浇灌起来的某些混蛋中医教授们所相信人类祖先就是猴子并宣扬初级认识论的木就是草木,火就是大火,木生火就是钻木取火的发现、以及火生土就是烧荒后新的土地出现。把金属炼化成水叫做金生水。这些死脑筋教授害人害己他们根本不懂,其中有个自诩国学大师的人物写了本《易经杂说》也是这样论述五行的。真的令人大跌眼镜。这些人其实根本就是以讹传讹,多年养成的剽窃和装十三的习惯使然而已。
那么。明白了古人界定宇宙的这些空间,那么再了解了这些空间的坐标排序以及位置代号。那么读者往后就会跟随鄙人慢慢发现原来古代有一个牛人要比中医武将--刘东军捷足先登、早就驾驭了这门学术。这个人就是张仲景。
何谓经方?有人会说:秦汉之前的方子就是经方---其实这是屁话。
何谓经方?应该从经方的定义上来回答:即能够具有改变人体宇宙、时空、大小排序位置的方向性力量的发力配比就是经方。
若以十二经来恒定当其主位的话,则应该有十二经各经的正经方,离经方,归经方。这些方向力量应该是制作五运趋势的力量。具体实施这些力量的物品就是方药。我这里称“易法方药”。由此再来恒定《刘东军易演伤寒论》中的仲景所论方药。那么就得出答案,即仲景的所有方子不能全部被命为“经方”。要在仲景方子中找出符合上述正经,归经,离经的方子。这个论述将和一切传统中展现作用宇宙十二种空间正位的方子一样视为经方者,都将是无异议的。简言之,经方就是易经之方。之论就是易法方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6

积分

48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6
发表于 2013-10-14 14: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广告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列出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先来类属比较“试验”,“实验”,“实践”这三个基本概念,看看这三个概念的关系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3-10-14 14: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表达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发表于 2013-10-14 15: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愧兄您太有才了,看得我云里雾里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么看得这么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主题

2381

积分

178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81
发表于 2013-10-14 16: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里的方子,用多了感觉,医个方子其实就是一味特效药,如麻黄汤感觉是超级散寒解表药,小建中汤是超级平滑肌解胫止痛药,半夏泻汤为超级清热除胀药,一个方一块病实在过瘾!跟西医对病一样!什么叫经方这概念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不过金匮方我的经验还是不足,用得没这么爽了,不知道大家用得爽快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3-10-14 17: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坛还有槐疯子,以后称呼本人请用槐杏。提醒槐内个什么,你不用说的那么详细。中医每张方子都能包含你说的什么实验试验实践,不用分那么细。想需要理论,做就是实践。如何想决定如何做。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既可能验证某些理论又可能否定某些理论。既可能证明你上次的判断是对的,又可能证明你上次的判断是错的。无论重于病机还是重于方证,每一个在想的中医,都有一个基于自己的理的思维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有疗效,其理皆可通。什么是理?理就是如何建立方与证的对应关系的逻辑途径。任何中医只要能够有效建立这样的对应关系,则必有其理。若无理何能保证一定的临床疗效?这个理的本质与病机之理不尽相同。记得高中班级有个物理偏才,在我们眼里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他。当他给我讲的时候很简单的就把问题解决了,而我们仍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比如某些条件某些中间结果,他说只要有A,,则B必然成立或不成立,而我等就是搞不明白为何见A就能得B或非B呢?对他来讲,显而易见,对你来讲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没一个人在物理上能学习他超过他,因为始终很难搞清类似A和B究竟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你能认为他不讲理吗?他把难题解决,你看不懂没关系,但不能否定他有理,只能肯定或者他有独特的理。西医眼里的中医难道不是这样?中医就有一般西医眼里看不懂的独特之理。又要举那个大黄泻下治肺病的例子,回答外国医生: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单方有时气死名医,而且用单方的那位,可能还不懂理呢,所以名医只有被气死。但是,病机之理必然存在。这个理的本质,就是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对人体施加的影响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疾病本身通过外在(或其他可用途径)可感知的症状被医生掌握,且辨析并寻找到疾病所需与药物可提供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客观存在的A与B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与你通过何种手段得到以及主观是否确切知道没有必然关系。这个就是试方也有成功,某医谦称幸中的缘由,以及某些时医大方围捕亦多收获同理。然要做个学物理的好学生,还是彻底弄懂AB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好。不然下次考试换个面孔考同样的知识点,就算你记住了物理偏才的所有锦囊,也不一定能救你。马谡不可谓不是孔明的得意门生,其错误是因为学老师未学到家还是靠山扎营在彼时彼地本来就是一个错的理?王平看得真切,又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46

积分

9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6
发表于 2013-10-14 1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着都觉得无聊,楼主您写的时候不觉得很无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39

积分

56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839
发表于 2013-10-14 17: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东军摇身一变于是有了槐风子。。。。。呵呵。以本来面目见人就是了,何必遮遮掩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219

积分

114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19
发表于 2013-10-14 17: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是成千上万年来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当然也包括人们的思考,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名医大家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理论,概念不是那么精确。60年挨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吃 ,必然会导致人的身体呈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现象如果为医家所用,并且组合,再实践,肯定会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很多方子,只是,失败的方剂组合没有人记录下来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主题发出来,也许稍稍涉深了,论坛里的隐藏潜伏的真正高手不出来,让我想起“未逢剑客莫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的古训来。

我再等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高手?

即瞥一眼我所引来的基本概念文字便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谬误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哪些是需要破立的。看一眼我所发的主题,便大约知道我将要言语的主要内容,便大约知道我这个楼主的主要思维逻辑以及思维状态,同时当下能够找到我的思维言辞的弱点漏洞等等。。。。。。

期待这样的中医理事圆融的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9: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只有向论坛里真正地中医高手学习,才能快速地提高自己。这个就好像走象棋,你天天和你差不多水平的人走,你是难得进步的,唯有与象棋高手走,哪怕你输个一塌糊涂,但你的进步却在无形中快速增长了。我是一位走孬棋的歪江湖中医,希望论坛里的真正中医高手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19

积分

8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19
发表于 2013-10-14 2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独行 的帖子

老兄,您这样做很不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3-10-14 2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独行 的帖子

独行:刘东军摇身一变于是有了槐风子。。。。。呵呵。以本来面目见人就是了,何必遮遮掩掩 (2013-10-14 17:11) 
才不是刘东军。这个弟娃七十二变。但旗幡总是硬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发表于 2013-10-14 21: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槐风子 的帖子

槐风子:这个主题发出来,也许稍稍涉深了,论坛里的隐藏潜伏的真正高手不出来,让我想起“未逢剑客莫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的古训来。

我再等等吧。。。。。。 (2013-10-14 19:11) 
你虽然看出了问题,却不能直击要害。因为你心智不清,语言疯狂。刺敌只需一枪,你整那么多垃圾,谁买你的账?

有人说,达尔文通过航海旅行长期观察,发现了生物进化论,说明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可另外有人反驳说:与达尔文一同旅行的有一船人,为什么别人在同样的经验中对生物现象熟视无睹,为什么他的船友没有发现进化论?理解这个事例,就能明白一切。还争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10-14 2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叫哲学。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却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哲学。经典哲学故事“小马过河”,松鼠说河水很深,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和老牛,谁说的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积分

13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3-10-14 2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冥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经验”的百度解释:

【基本解释】;
(1)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
经验丰富
(2) 人亲身经历
对那里的严寒,他是有经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出经方:

一:线型思维“是什么”后的直观经验

1:从以上我所引基本概念内容中我们知道无论“试验”还是“实验”都是“实践”。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实践”是由我人的本体“意识”所支配的。结合其他学问,我们还知道了“意识”是我人本能觉受自身或者外界事物正负反馈感应所产生的一个“念头”。从这里我们又知道了“思维”是我人“念头”迁流的一个“意识流”。“念头”流动的过程也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再知道了对某一觉受反应的“意识流”不会无限制地迁流下去,她终有一个“顿断时”。这个“意识流”的“顿断时”她自然会归流成一个“意识结或意识团”。这个“意识团结”即是一个意识思维过程的结果,这个结果自然会生出一个我人觉受后的意识思维后的判断,这个判断也许就是一个所谓的“经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经验”也就是一个“意识迁流”后“顿断”的“意识结”。

2:“线型思维”过程简单直白。她其实就是一个念头从此到彼的一个“意识流”以及这个“意识流”顿断后“意识流”归汇的“意识结”。“线型思维”多对应于“是什么”之后的“直观经验”。这里我举例给大家,以便于理解。譬如:古人在饥饿本能的驱使下漫无目的地寻找到某些植物的根茎,急忙忙用口舌一尝,哎呀呀,这根核好苦哦,无法下咽,这根茎好刺激咽喉口舌引起咳嗽好难受哦,莫法下咽,嗨,这根茎尝来好甜哦,这果子更甜,可以入口,真好。请大家于此注意,苦,辛辣,甜等的我人味觉正负觉受感应,必须形成一个相对持续的延时感应,念头才容易形成一个迁流,再随后形成一个“意识团”,“意识团”里藏有信息与能量,随后一个判断,一个经验遂因了这个“意识团”而产生。请大家一定注意,单个的蜻蜓点水式的觉受意识是难以形成“经验的判断的”。

黄连不能入食,生半夏不能入食,大枣可以填肚子,甘草可以入口咀嚼,甘蔗爽口安逸。。。。。。。从入食的角度看,大家看,这是不是一个直观的经验?相信大家会说:“应该是吧”。那么我请问大家一句,这个通过“试验”而得来的“直观经验”下有没有其内在的“道理”存在呢?我绝对相信大家会说,有的,而且这个“道理”还是在“经验”之先呢?

3:“线型思维”其实是多数生物的本能觉受反应,动物也知道通过“试验”取得这些“经验”。何况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直观经验”“是什么”的“线型思维”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从这一“线型思维”开始就本来具有多重的“立体复合式思维”,这个“立体复合式思维”下之一的“理性思维”便永恒地伴随着“线型直观的感性思维”了。对于一个人,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来讲,明晰“是什么”下的天然之理,探寻这个“理”这个“现象“下面的持续的“为什么?”是进步的源泉。

“是什么”是流,流易多岐,散漫而无收,茫然而无定。“为什么”是源,源简而易了,可以“登泰山而小天下”,呼嘘执掌由我。做学问,“是什么”下有至理,要多问“为什么”?

4:我人天赋的本能觉受能力,而今的学人要多反求诸己。我人“眼耳鼻舌身意”是格物致知的利器,古人如斯,今人多在水泥城里给忘掉了,回到古人那个时代,古人用这些天赋本能觉受到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自然现象以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物质状态。这里我不展开来论述,只是希望有些初学者,西学中者,要清晰地明白这中医理论的八纲绝不是概念,她是确确实实的“信息与能量”乃至于不相信中医理论学人口中的“经验”。

结束这段文字前随便就r109朋友昨日发帖“伤寒论之理论异化”主题说一句闲话,一位西学中的朋友,排斥中医理论,还没有搞清伤寒理论下就谈伤寒理论异化的问题,这个就好像不辨五色的天然瞎子在谈论万紫千红一样,有些可笑。

简约地谈了一点以上文字看法,不当处,请论坛里诸位高手贤达赐教。下一节段,谈谈“冥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49

积分

56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9
发表于 2013-10-15 17: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您冥想出来了什么经典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8: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出经方:

二:“逆向思维”“为什么”后之理性经验

1:“试验”是我人意识循理支配下有目的地的一种实践活动。试验所得来的经验说到底是我人本体觉受意识反应的结果。理性经验与直观感性经验的区别实际上是我人本体意识循理的主被动反应状态所获而已。经验有深浅的不同,这个不同是我人天赋觉受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同时因了这个觉受能力的深浅差异故又有了我人意识思维层面的差异,这两个差异是经验有不同差异的本源。这两个差异反应在众人做学问上来说,做学问不同的境界便由此而产生了。

觉受能力也就是我人的各种感官对自身或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我人的这种觉受反应能力众人差异性很大,但通过一定的训练,都能达到一定的层次。有的天赋异禀者,可以达到五官感应功能互用的所谓“通感”的浅层次神通境界。关于这个觉受功能的层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达不到,但我可以于此行文中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身体觉受“虚实”的互动。请大家立身静下心来,反观内照,保持虚灵两三分钟,再稍稍起意注意自己腹背正中线两侧肢体的气血流注状态,如果,你所在位置地域环境地磁均衡,你会觉得你的两侧肢体气血灌注是平衡的,如果你所在的环境地磁有偏颇,那么你会清晰明显地感觉你的两侧躯体气血灌注也是相应的不平衡的,她会呈现一边气血清虚,一边重浊的感受。同理,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感受地脉之气的厚薄清浊寒温等等。这种觉受能力的锻炼,也可以让自己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以及气脉的巡行有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古人那时的环境状态,他们本体的觉受能力是远远高于我们大家的,现在我们没有了这种较深邃的感官觉受能力,没有了亲身体会,所以大家容易怀疑古人,批驳古人,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古人的好东西得不到真正地继承,这个是很可叹可惜的。。。。。。

给大家这个举例,是想告诉大家,学习中医,要成为一名真正地纯中医,首要锻炼自己的天赋本能的感官觉受能力,这种能力功夫到了,你的中医领悟水平便会达到一定的境界。

2:宗门下起疑情是用功夫的方法之一,但这个“起疑情”却是做世间学问的一把利器。疑情能不能生起,也是标志你学问是否开始入门的根本标志。“起疑情”从“为什么”开始。这个“为什么”一生起,便是“逆象思维”的开始。也就是我前节段所说在“是什么”意识流顿断处即刻又生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打个折转走向“是什么”的起处。但是这个“为什么”的“疑情”念头意识于此反折后一般是走不通的。也正因了这个“走不通”,我人的念头意识被逼急无奈,意识流于此会发生“跳跃”,“分解”,“扭曲”,“撞击”,“消融”“绕行”,“异化”等等意识流的不自觉的各种变化,也正因为了意识流折返的这些穷极无奈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复合立体思维”便开始萌动产生了。。。。。。

这些有可能于初学者不容易理解,下面我必须举例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思绪。。。。。。。。。

第二节段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积分

1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8: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冥想,冥想与思维意识,冥想与经方的建构等等延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4-3-5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生姜干姜 的帖子

生姜干姜:伤寒论里的方子,用多了感觉,医个方子其实就是一味特效药,如麻黄汤感觉是超级散寒解表药,小建中汤是超级平滑肌解胫止痛药,半夏泻汤为超级清热除胀药,一个方一块病实在过瘾!跟西医 .. (2013-10-14 16:20) 
好功力!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积分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3-6 15: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化
功底真好,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1:16 , Processed in 0.3362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