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106|回复: 6

[其他]

[复制链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3-11-21 09: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理是这么制造的,伤寒方法适北不适南,编出一大套理由证明仲景法只能施与中国北部,至今还有医家深信。是看不见还是不愿看,或根本没有看一眼的意识。仲景集地域性真的如此吗?东南亚医家都是温热医家?不会吧,如今网络如此发达,去扫一眼就不会坐在家里编瞎话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黄煌 + 20 敢于怀疑,好!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刘国恩关于医生自由执业的建议
下一篇:只有勤于动态辩证才能不懒于惯性思维!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3-11-21 10: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嶺南四大家是瘋了嗎?
當年鼠疫是用什麼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3

积分

5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3
QQ
发表于 2013-11-21 1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大中医而言,伤寒不过是冰山一角,伤害论只是基础学科之一,谈不上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3-11-21 1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人有一本書叫『古典力』,裏面談到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應重視經典,並從古今中外泛含文學,詩詞,音樂…來談,他從不同的角度得到相同結論,並談到人生在世所能精讀的書不多,只有專精經典,重質不重量的閱讀才能提升智慧,中醫也是一樣,學術理論浩如星辰,一人窮極一生也不可能像孔子定六經一般將中醫學術汰蕪存菁,惟有執一以御繁方為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502

积分

5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Rank: 5Rank: 5

积分
3502
发表于 2013-11-22 2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的观点。柯韵伯曾说过:“翰林学士有不识字者……”看来古今皆然!我从河北来到广东,照样是肉桂附子干姜用的多,确实影响了几位从未用过肉桂的同道。但我也学会了他们用加味二陈汤的经验。我们成人很好的朋友,让我体会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快乐。
陈言难尽真如理,相会只留一笑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3-11-23 07: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不过能和经典相提并论的寥寥无几。如果哪一本书的价值和经典一样,那也就是经典了。经典是根,而群书是枝叶。有能力博览群书当然更好,但也只能是博览,基本上是作为工具书来读。而经典却是要反复研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134

积分

1643 小时

在线时间

超级版主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Rank: 8Rank: 8

积分
2134
发表于 2013-11-26 2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漏洞百出,温病学说中有许多陷阱。个别经验虽可以借鉴,但实在难以同讲方证药证的经方医学相提并论。前有恽铁樵、祝味菊,后有胡希恕、姜春华,都曾提出质疑,其书犹在。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23:19 , Processed in 0.42117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