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45|回复: 12

张仲景应当是现代循证医学的始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医学体系出现了一种新的医学体系——循证医学。循证医学的概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临床研究证据,医生个人的技能与经验相结合,充分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知情选择权利,来做出合理的医疗决策。循证医学体系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模式,以评价医疗模式的合理性。定性研究模式从人文社会演化而来,注重整体性,对无法量化或者说非量化的信息予以解释。定量研究模式偏向于自然科学,强调用数理统计方法或数学模型分析并量化,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联,如治疗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并做出相关解释。循证医学体系强调注重证据,证据的确定以事实为依据,即所谓真凭实据,包括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甚至包含着概念认识,原因推理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循证医学体系的两种研究模式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目前正呈兴旺发达之势,引导着现代医学的时代潮流。


从循证医学方法反观经方医学模式,不难发现,经方医学模式完全符合循证医学体系的要求。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仅为经方医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循证医学研究的始祖。分析《伤寒杂病论》,粗略可见内容如下


一、定性研究


1、
从“病、脉、证、治”四方面强调诊疗过程规范化。


张仲景借助当时最先进的科学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方法采集证据,从脉法阴阳、症候阴阳的综合信息,脉证合参,推测病机,确立治则,明定方治。此中细节,可演绎出经方脉证学、经方方证学,经方药证学等内容。


2、
从患者体质状况着手,注重疾病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湿家”、“酒客”、“喘家”、“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冒家”、“诸亡血虚家”、“失精家”等等的客观描述,有一定程度上的体质认识。黄煌老师从方证应用规律中总结为“药人”如柴胡体质、半夏体质、黄芪体质之类是一个跨时代的发明,已经达到了执简驽繁的学习效果,为经方体质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定量研究


1、
六经辩证体系是对疾病状态的量化。


三阴三阳六经辩证体系把疾病状态及其过程细化,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尤其六经病提纲的确立,把复杂的病机认识简约化,是对疾病状态的量化。我相信通过正常的生理数据对比,再从三阴三阴病程的病理数据,一定可以把六经病的本质解读出来。杨麦青先生已经尝试过这个方法,希望有人继续这项伟大的工作。


2、
张仲景对于疾病预后转归的日期描述,相信绝非凭空而来。无论从传统的象数推理,还是现代是实验数据,我相信经过努力,一定可以解译其内在规律。


对比《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强调了推理性教育,在于告诉学者“为什么”,相当于电脑及其软件制作,令人了解医学原理;《伤寒杂病论》强调了实用性指导,在于告知学者“怎样做”,相当于电脑键盘,必须掌握基本诀窍,应用“病、脉、证、治”的诊疗规范。张仲景从原始的循证医学思维中,舍弃了玄学观念,还原了医学的本源,为现代经方医学体系的形成确立了典范。并且,经方的实效性无以伦比,关键在于是否学会了“方证对应、脉证对应、药证对应”等类似于循证医学的应用方法。所以推广经方医学,作为张仲景的衣钵传承者,我们责任重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黄煌 + 20 所论极是!随证治之,就是经方医学的基本原则。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一则医案看黄师中医思想
下一篇:掌握方证病机是使用经典方剂的重要方法

29

主题

1035

积分

77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5
QQ
发表于 2011-12-21 2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曲解循证医学了。西医以病为纲,才有循症医学这个总结方法,实质是实验科学,要求重复性好、大样本病人(至少上千病例)双盲对照(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保密),然后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结论的方法。中医以证为纲,不同的医生很难辨证相同,而讲求的是临床效果,而不是期间数据,取得重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谁有对两个不同的人的感冒方药过程基本一致的?恐怕有的也极少,更不说大样本对照研究了,中医还没法进行循证研究,这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895

积分

25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龙蟠橘井

Rank: 5Rank: 5

积分
1895
发表于 2011-12-21 2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循证医学还是有认真的研究的,所举证据也能说明些道理。博采众方本身就是循证医学强调的模式。我们认为中医与循证医学并不绝缘,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11-12-21 22: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论极是!随证治之,就是经方医学的基本原则。可以尝试以方证为对象的临床观察,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毕竟临床医学是需要证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平沙落雁) 的帖子

疾病过程自有其规律性,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体系即是为了揭示其规律性而建立的,只不过是从宏观着手而已。但从微观,方证对应即其精妙之处。方证是特定的,所以方药也可以是针对的固定。所以经方医学模式自有其规范在。但自唐宋之期文人治医之后至今,强调“理、法、方、药”,由于宇宙法则的多规律性,致使“理”的解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歧路百出,导致规范顿失。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有速度、距离、效率的差异。经方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后世医学的发展,有那个类别没有经方的元素呢?!所以唯有经方医学模式,才是中医的正统,也唯有返朴归真,才能大道至简,中医才有前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467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67
发表于 2011-12-22 09: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12-22 1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循证医学。西医以病为纲,呵呵,中医以抓主证为纲,主证抓住了,这东东完全可以大样本研究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1-12-22 1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如果楼主的脉学思想能够简明规范,推而广之,并纳入老师的学术体系,那真是如虎添翼,功莫大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7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22 16: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还是按自身规律运行,尽量少用现代医学及循证医学套中医理论,将不伦不类,有害而无一益。看看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和胡希恕先生和刘渡舟的书,少争论,多实践,读典籍。当代人太浮躁,看看医学论文,几多水分, 有几分真正来自临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3539

积分

87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539
发表于 2011-12-22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s:184]
济舟堂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22 2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黄先生所说临床医学是要证据的,我个人认为:将循证医学运用到中医中应该是现代行势所趋,必竟我们生活在当世,它并不阻碍中医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22 2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試談人的體質無法歸類
体质(體質)  physiques  ,  constitution 汉英综合大词典
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令人感喟。
People sigh deeply over the year by year decline of adolescents' physiques.
这孩子出生到现在尚不弥月,所以体质很差。
The baby is less than one month old, so he has a weak constitution.
1) 體質若以physiques理解 , 則為生物終其一生期間 (Life chronology單指一代 ) 生理 ,  心理 ,  甚至包括行為 , 因為受到化學 , 物理 ,生理 , 心理  , 天時 , 地理 , 生活 , 環境等刺激 ,####### 產生一時的而非永久性自覺或他覺之各種現象 , 簡單地說 , 體質就是某一時間或某一時期生物的反應現象 , 更簡單地說體質就是一種現象的表現, 既然是一種現象表現 , 就有很強烈的個別差異性 , 既然有很明顯的個別差異性 , 就無法有一樣體質.
顯而易見無一樣體質. , 也無法有體質的歸類 , 複製人(Clone)亦同 ,   除非.. 除非... 除非.... 是針對機械人(Robot)才有可能 . 相對而言 , 化學物質與物理現象容易(沒有輕視的意思)分析相同的歸類 .
體質無法歸類 , 體質又如何去對應於藥物 ?
藥物(植物 虫類等生物) 也不能以 定性定量之化學物質
分析法解析完全 若無完整全面性的分析 又那能符合一直
強調 "科學方法 " 的人之基調 ?
古中醫學無體質歸類方藥對應 , 只有 六經八綱 參佐天人相應原理 , 理法方藥 ,  足以平陰陽氣血之不平 ,  不平之人得治平 , 足也 !
2) 體質若以constitution理解 更無法歸類  
下摘舉 生物學家 達爾文的生平
Chronology of life of Charles Darwin
1809-12 February Born at Shrewsbury.
1818 begins schooling at Shrewsbury School.
1825-27 Attends Edinburgh University.
1827 27 March Contributed two scientific papers to the radical student Plinian Society.
1827-31 Attends 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
........................................................
觀上例 那位能告訴大家 此世間有第二個與達爾文相同或相似的人嗎 ?  更不用說 體質歸類之複雜 !
中醫系統具個體醫療之本質與優點 非西醫系統群體醫療
所能及 雖不敢說是天意 但至少有高下之分吧 !
(當然 外科手術 除外 ) 但是能不挨刀 還不避嗎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035

积分

77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35
QQ
发表于 2011-12-27 19: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春天 的帖子

春天:中医还是按自身规律运行,尽量少用现代医学及循证医学套中医理论,将不伦不类,有害而无一益。看看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和胡希恕先生和刘渡舟的书,少争论,多实践,读典籍。当代人太浮躁, .. (2011-12-22 16:28)
我觉得中医如果不能逐渐融入现代医学,将是又一个“闭关锁国”的慈憙太后垂帘听政的清朝,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没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3 09:43 , Processed in 0.14645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