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944|回复: 5

江阴中医流派(转帖)

[复制链接]

77

主题

6205

积分

9509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守拙

Rank: 8Rank: 8

积分
6205
QQ
发表于 2010-8-22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江阴,古称JY、澄江。地处长江之滨,钟灵毓秀,人才荟萃,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以“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创造二百五十分之一的GDP”,连续7年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之首。
    江阴医药昌盛,源远流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有有关医学的记载。唐初,江阴置暨州时即设医学博士,宋设医目,元设医学教授,负责掌管医之政令。元初,设立惠民药局。历代名医辈出,有史记载的记载的著名医家达百余人,宋末有博通医学及经史百家的陆文圭。南宋及明代有御医7人。康熙年间,峭岐凤戈庄世医朱氏,家学渊源,历传九代,代代出名医,清•雍、乾年间,以华士叶德培、姜学山、王钟岳等为代表的“龙砂八家”,历盛200余年。同治、光绪年间周庄温病学家柳宝诒学识渊博,毕生致力于伏气发温研究,首创助阴托邪法。其所创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闻名海内外。晚清张少泉,博学精医,曾被徐汝昌推荐,召京为慈禧治病,名噪遐迩。民国时期,经方派大师曹家达,著书立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为诸学生所称颂,他的抗日殉国精神更是民族气节的具体体现。邓养初,得柳宝诒医学真传,声明远播,弟子夏子谦授徒众多,其学生章巨膺为温病伤寒大家,上海中医学院首任教务长。现代医家林立,有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创立“澄江针灸学派”的承淡安,中国著名药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承嘏,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许履和,马培之玄孙、江苏省中医院创始人之一的马泽人,江苏省名中医邢鹂江、叶秉仁、夏奕钧、陈嘉栋、夏武英等,以及当代的夏桂成、徐福松、徐荷芬、符为民、袁士良、黄煌等等。仁术济世,贡献卓越。他们著书立说,代有传承,清代以前计有46种医书传世,民国23种,建国后更多。
       纵观江阴中医的发展,有在省内乃至全国影响较大代表人物;也包含了以温病、伤寒、针灸学、外科学、妇科学等以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形成;还有以家传、师承、学堂等传承模式的世医流派的涌现。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以江阴为地域的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中医地域流派——“江阴中医流派”。
江阴医学流派的初步划分
      有区域特点的“龙砂八家”;;
以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柳宝诒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朱氏为代表的伤寒学派;曹颖甫为代表的经方派;承淡安的澄江针灸学;
以家族或师徒传承为模式的世医流派:如叶氏世医、姜氏、张氏、周氏妇科、三者或有交叉,但各有传承文脉和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江阴医学流派代表医家应该具备的几大要素,  有学术思想、有代表著作、有传承体系那么,响当当的人物有:“龙砂八家”、柳宝诒、邓养初、夏子谦、曹颖甫、承淡安、朱少鸿、朱莘农、章巨膺、薛文元、郭柏良、等以及首批省名老中医:邢郦江、叶秉仁、夏奕钧、夏武英等等,包括现在外地的夏桂成、徐荷芬、徐福松、黄煌等。
       江阴素有中医之乡的美称,有着辉煌的过去和美好的现在,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打造蓬勃的未来!

                                                                                                                                                                                   ——龙砂医                                




上一篇:蒋健运用经方治验举隅
下一篇:推荐徐灵胎——《行医叹》
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23

主题

0

积分

2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http://www.elyoo.cn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24 0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地缘性流派
龙砂八家
二、家族性流派
金瓶许氏、龙砂姜氏、龙砂叶氏
三、学术性流派
柳氏温病派、苏南伤寒派、曹颖甫经方实验、承淡安澄江针灸学派……
易莲精舍 www.elyoo.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0-8-30 12: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阴近代中医两大流派概述
    曹永康
    吾澄倚长江而屏花麓,怀君黄而肱龙砂,地灵人杰,代有名医。洎乎晚清,东乡有周庄柳氏,发明伏气温病,南乡有凤戈庄朱氏,以治伤寒名于时。两家均设帐授徒,门墙桃李,各有师承,各有发挥,推动了吾邑中医学术的进步,爱就管窥所及,略述梗概,以留鸿爪。
    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为清末光绪年间杰出的温病学家。柳氏发明伏气温病之学,超越前人窠臼,剖析伏温发病机理,指出“唯冬伤于寒故病温,唯冬不藏精故受寒,是则冬伤于寒,正春月病温之由,而冬不藏精,又冬时受寒之因”,体虚易于感邪,感邪方可发病。柳氏对伏温的辨证,重视人体体质因素——冬不藏精,认为“伏温之邪,其伤人也,本因肾气之虚(肾主藏精),邪乃乘虚侵袭;而所入之邪,又凭籍肾气之虚而蕴伏”。达是他上塑《内》、《难》而有所阐发,也是他对伏温的治疗,能权衡邪正斗争的态势,而擅于运用扶正托邪之法的理论基础。如用鲜生地与豆豉同打,即是助阳托邪的具体体现;不仅如此,他更能从阴阳互根的特性出发,对阴伤及阳,邪机冰伏之候,巧妙地运用附子汁拌熟地,于育阴中助阳化气,鼓邪外出。柳氏在热性病治疗中,果断地运用扶正补托之法,特别是从益肾着手,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抗邪,见解独特,值得深刻领会。而其最精妙之处,还在于运用补托法的同时,能把握疾病传变规律,谓“伏温病变,少阴里证先现,嗣见六经形证”。在辨证上强调“伏温自里外发,须辨六经形证”,临床注意六经辨证,并联系与之相关的脏腑来分析病机,从六经传受的客观规律出发,立方尤见周密,如所立扶正托邪为主的方剂中,有加柴胡、黄芩兼以和解少阳者,有加大黄、枳实兼以下夺阳明者,有加羚羊、钩藤兼以清肝熄风者,有加桃仁、丹参兼以疏导瘀滞者,往往两法或数法并用,补虚夺实,悉本六经证治大法,选药精粹,无懈可击,洵足后人师法。柳氏由儒而医,治学崇尚实际,其发明伏气温病之学,既重视伏温发自少阴,又注意六经辨证,可谓源流清沏。所著《温热逢源》,是其生平毅力所注,反映了一代名医家的不断进取精神。
    朱氏医世其家,其先世事迹,已无从记述。朱氏治伤寒学,至莘农氏而综其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莘农氏继承家学,平生钻研仲景《伤寒沦》,勤于临床而别有会心。他指出伤寒六经病证以太阳病为屏藩,医者能在太阳阶段争取主动,初战告捷,则御敌于国门,是最理想的治疗措施。他读《伤寒沦》十分注意太阳病篇条文中的“尺中脉微,此里虚”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之句,想见仲景当时,必已有所发现,故提出以为禁诫。他认为太阳病实证易知,实中有虚者易忽,而忽略处确是最关键处,因著《夹阴证治》,畅挥其义。申明所谓夹阴伤寒,实系热病之中兼挟阴经见证,或肾虚之体复感外邪的一类病证,十分清楚,夹阴之名,不过区别于纯阴而已。夹阴证主要把握太阳病以少阴肾脏为关键,盖肾脏阳气,在病程中至关重要,其振奋与否,决定着病势的进退顺逆。伤寒在太阳初起阶段,可因体质因素的差异,邪虽未及下焦,每先自傍徨,而夹杂“下虚”见证,从朱氏留下的一些资料及医案分析,本病常可见以下四种类证,一是太阳下虚阳虚寒伏证,二是寒凝中下阳虚阴盛证,三是邪干阳越冲逆阳浮证,四是下虚已极元气欲脱证。而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机,则在太阳病而有下虚见证,即及时施用温经抑邪之法,不失为曲突徙薪之治,如进而邪干阳越,出现冲逆阳浮之变,此时阴阳失调,心肾不济,病情最为吃紧,朱氏最擅此型的诊治,常用桂枝龙牡汤合通关滋肾丸加茯神、枣仁、远志、元参、玄精石等,以平冲降逆,潜歙浮阳,调养心肝,交济心肾,收效甚速;其用桂枝、肉桂。尤为应手,每可挽狂澜于未倒。朱氏诊治夹阴伤寒还包括几种独到的诊断手法,如脐腹诊法、咽喉诊法等,对四诊中的切脉、望舌苔,诊之甚细,必须反复推敲,以认清体气变化状态,寻求“肾虚”本质,在辨证上工夫娴熟,当时别树一帜,活人不少。总之,朱氏关于夹阴伤寒病机变化的认识,关于方证治法的具体化,是基于《伤寒沦》的理法而深有发挥的。他的经验,不但有临床实用价值,而对今天《伤寒沦》的研究,都能有所借鉴。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旧社会限于师承,虽师承孕育流派,流派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但流派既有所长,必有所偏,给学术上带来了片面性与局限性。兹编所述,希望有旨于医者,能取其精华,融一炉冶,为振兴中医,提高中医学术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朱步先、夏奕钧、黄煌等同志的有关资料,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整理者小土豆注:以上资料分别见于江阴文史资料第七辑、江阴文史资料第十辑。罗本逊先生曾转贴于黄煌经方沙龙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0-8-30 12: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莘农先生传略
    曹永康
    先业师朱莘农先生(1894~1962年),本名慕伊,世居江阴县峭岐凤戈庄,名医朱少鸿之异母弟也。其先人八世皆工医,幼承父鸿九家学,壮岁即享盛名,擅治伤寒大症,晚年悬
壶无锡。
    吾师治医,以内、难、伤寒、金匮为基础,旁及金元四家与清代叶、薛、吴、王诸子,于“伤寒论”钻研尤勤。临诊重视验体辨症,常谓:“医道之难也,难于辨症,辨症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症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绳也。”其论伤寒,强调少阴肾脏在病理状态下对疾病发展变化之重要性,其理论见解,详载于所著《夹阴症治》一书中,此经验经反复实践,无不奏效。
    吾师以治夹阴症负盛名,在数十年临床工作中,曾创立“咽诊法”与“脐诊法”。在诊断上形成独特风格,使医生在追查病情之前提下,能觉察容易被常人所忽视之某些症状,对
验明病人体质,分析病机本质,推断病理转归,提供可靠之辨证依据,为治疗上开拓进一步之思路。
    先生壮年擅用伤寒大方起危症,如用当归四逆汤合黑锡丹治曹某之阴寒头痛,用犀角地黄汤加别直参治史某之丹痧不回,用参茸回逆汤合麻附细辛治邬某之迟脉虚脱等,起死回
生,至今为乡人所乐道。晚年寝馈于丹溪之学,喜用苦泄清
降,尤长于辛凉宣泄,处方轻灵,于肝胆气火风阳痰火诸症,多所治验。
    吾师行医数十年,谦逊仁慈,以拯人疾苦为己任。当年锡、澄两地城乡,每逢夏令,均设施医局或施诊所,如江阴救济院之施医局、江阴南门外之协济医局等,均由各局主其事者
延聘各地名医坐期,免费为贫苦大众治病。吾师则有聘必应,逢期必到。四乡闻名就诊者,每期常达一二百号,而吾师从不限号,往往从清晨应诊到深夜,有时还通宵达旦,始终一一细心诊治,毫无倦容。如此者十天中常有三至四天。为期总要两月有余。夏季医务最为繁忙,吾师则每夏均放弃个人业务收入,尽心竭力冒着酷暑,义务为城乡贫苦居民服务,这样的高尚医德为我等后学者楷模。
    吾师一生授徒众多,江阴有邢鹂江、夏奕钧、芮文甫、李久征、吴卓澄、吴肇基、王士魁、龚鸣洲、张少景、顾堃雨、夏奕逵、缪梁;无锡有徐克潜、王志卿、谢启舜、俞绍岐、秦玮、过大白;上海有夏渭英、余渭南等,余亦辱承不弃,忝列门墙。其授业重视经典理论,认为学好经典著怍,犹似树之有根,水之有源也。他不允许学生先读《汤头歌诀》,认为读了几首汤头,会开几张通套药方,这种抄捷径而不求根本的做法,是学医之大忌。他同时关心学生的文学修养,选读前人名案,以学习文辞及揣摩理法方药,所以其门弟子大都能根据病情,分析病理,撰写详尽而清通的医案,这与他着重学习基本
功是分不开的。
    吾师著述,除上述《夹阴证治》外,临床验案甚多,惜皆失散。
注:今年4月已由江阴中医院的陈正平、龚伟、花海兵编著《朱莘农医案》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10-8-30 1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少鸿先生传略
   曹永康、邢鹂江供稿
朱少鸿(1873—1945),江阴县峭岐乡风戈庄人。母亲死得很早,由其继母抚养长大。幼年就喜爱读书,经史之外,还博览诸家文学著作,因为他在学问上下了不小的苦功,所以二
十岁上参加考试,名列前茅,二十六岁时考取了秀才。
    朱家的先人八世皆工医,朱少鸿十四岁时即粗知医学,常随其父朱鸿九看病。父死,即弃儒业医。
    朱少鸿的医学,寻源于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而于《沈氏尊生书》的杂病调理更有心得。他对学业从不自满,虽然后来名声远播,但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不但在家中,就是出诊的时候,坐在轿中也常常手不释卷。他常常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又说:“医道艰深,人命关天,多问博识,是医者的要旨。”其严格对待学问、业务如此。
    朱少鸿诊病,既不泥于经方,又不拘于时方,擅用苦辛通降以运化中焦,斡旋枢机。对治疗伤寒湿温及调理肝胃郁症,独辟蹊径,力革丹溪、景岳之习(注)。临诊才思敏捷,处方
简洁明快,一上午即能诊治五六十人。
    少鸿早年在本乡行医,由于他医道高明,看病认真,业务远及常熟、无锡、武进三县。四十岁后,至无锡定期应诊,五十岁左右,迁往上海南京西路同福里,远近就诊者门庭若市。少鸿端坐案头,凝神致志,自朝至暮无倦容。对一病人的病情,均详细分析,指出发病的主要原因,然后用药。对到他家就诊的病人,不分贫富,都一视同仁,悉心诊治。有人要求他出诊,他不论时间早晚,不问路程远近,总是随请随去。悬壶上海后,有时回乡小住,远近闻讯求治者接踵而至,他不分亲疏,皆为之细心诊视而不受诊金。
    朱少鸿在医疗方面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很多垂危病人,经他诊治之后,往往都能转危为安。
    朱少鸿晚年因日寇蹂躏淞沪,出诊不越苏州河。著有《朱少鸿医案》三卷。平生授徒多人,无锡有顾履庄,丹徒有杨贞白,江阴有许履和、吴仁育、陆景唐、夏仁达、仰汉初、仰捧嵛、徐襄臣、徐冶贤。子风嘉,同瑞,亦皆能传其业。
    注:丹溪,指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主张滋阴降火。景岳,指张景岳,明代名医,著有景岳全书,主张温补肾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41

积分

26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让我们一起成长

Rank: 4

积分
1141
发表于 2012-4-12 2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阴真是中医的福贵之地!也是我的经方缘起之地!感谢江阴,地灵人杰!
慈悲藏心底,百草亦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7 13:26 , Processed in 0.1913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